青光眼药物治疗需终身

  • 作者:吴若琪
  • 来源:中国医药报
  • 2014-10-02 21:42

  今年6月6日是第19个“全国爱眼日”。众所周知,青光眼是全球第二位致盲性眼病,患病率约为1%~2%,50岁后发病率可增加到4%~7%。青光眼最可怕之处在于疾病的隐匿性,以及视力视野损害后不能恢复。然而,在发达国家有一半的青光眼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青光眼,而在发展中国家中这一数字则为90%。所以,提高公众对青光眼的认知,重视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和正确合理的治疗,对青光眼患者留住光明、保障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在青光眼的各种治疗方法中,药物治疗占有重要地位,陪伴患者终身。

   原发性青光眼可分为开角型和闭角型两大类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也称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此类青光眼较常见,多见于中年以上人群,青年人亦可发生。常为双侧性,起病慢,眼压逐渐升高,房角始终保持开放,多无明显自觉症状,往往到晚期视力、视野有显著损害时方被发现,因此,早期诊断甚为重要。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青光眼类型,是由于患者的前房角关闭,眼内的房水排出受阻所致。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指没有其他眼病存在,单纯由于患者的瞳孔阻滞,或患者虹膜根部肥厚、前移,导致前房角关闭,房水流出困难,眼压升高的一种情况。

   两种类型都离不开药物治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黄萍副教授告诉记者,原发性青光眼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一般来说,这种眼病是不能被治愈的,但能被控制。患者一旦确诊为青光眼,就需要终身监测眼压和控制眼压,从而保护视神经,防止视功能损害。但患者也不要因此悲观失望,只要做到充分重视和坚持长期治疗,完全可以将青光眼的损害降到最低。

  临床上,原发性青光眼主要分为开角型青光眼和闭角型青光眼。黄萍强调,很多原发性青光眼的患者都需要终身使用抗青光眼药物,例如对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如果药物控制满意,可以一直不用做手术。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首选治疗虽然是手术,但手术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如果患者又出现眼压升高,此时就可以选择药物降压治疗。“从全世界的统计来看,做完降眼压手术后的青光眼患者,40%~50%最终还是需要通过药物来控制眼压。”黄萍说。

  正常人的眼压是10~21mmHg。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要眼压降到这个范围内病情就得到了控制。每个患者最终眼压具体要降到多少,是因人而异的,医生应尽可能为患者设定个体化目标眼压,药物选择也应个体化。

  那么,青光眼的治疗药物到底有几种呢?黄萍回答说,临床上用于青光眼降压治疗的主要有五大类滴眼药,有前列腺素、β受体阻滞剂、α2受体激动剂、胆碱能激动剂(缩瞳剂)和碳酸酐酶抑制剂。其中缩瞳剂,只用于手术前、激光治疗前后以及急性处理等短期降压手段,代表药物有毛果芸香碱,不作为长期用药。一般用药原则是,从单药治疗开始用。当一种单药无效时,可以换其他种类的单药;单药如果有效,但是没有达到目标眼压时,可以联合使用另外一类降眼压药物。

  除上述的眼药水外,还有全身应用的降眼压药物,例如高渗剂,但由于全身不良反应的限制,一般用于青光眼的急救处理,不作为长期应用。

   常见的4类长期治疗用药

  前列腺素

  黄萍介绍说,在四类降眼压药中,前列腺素类药是最新的一类,也是目前认为降压效果最好的一类药,降眼压的幅度平均能够达到30%左右。一些国家的治疗指南甚至把前列腺素列为首选降压药。

  前列腺素优势在于,没有明显的全身不良反应,主要是眼睛局部的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有结膜充血;另外就是睫毛会变黑变长,有些患者使用3~5个月后就可以看出来;眼圈周围皮肤出现色素沉着,如果长时间用此类药,年轻人可能会觉得影响外观。所以,对于单眼用药、年轻、注意外貌的患者,医生用药前都要交待这方面的不良反应。

  黄萍特别指出,前列腺素目前在说明书上是用于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的,但最近的临床研究表明,该类药也可用于闭角型青光眼,且取决于闭角的程度。因此临床医生会酌情给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选择此药。

  该类药的使用方法是1天1次,每天睡觉前点1滴即可,药效可以维持24小时。所以患者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不容易忘记。

  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在前列腺素类药物出现之前,一直是首选降眼压药。黄萍认为,该类药的降压效果是非常肯定的,其降眼压的幅度理论上能达到25%。

  β受体阻滞剂对眼睛局部的刺激较小,但会对心脏和气管产生影响,比如一些心动过缓(小于60次/分)或房室传导阻滞的老年患者,使用该药后可以因心率减慢出现明显的胸闷等症状。还有对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该类药可以使气管收缩、痉挛,应该禁用。

  在使用过程中还应注意,β受体阻滞剂夜间的降眼压效果不如白天好,所以医生往往会建议患者不要用得太晚。这种药是1天2次,所以建议晚上7点之前就用第2次药,或者告诉老年患者在早晚饭的时间段用药。

  α2受体激动剂

  黄萍介绍说,降眼压幅度排在第三位的是α2受体激动剂,一般在20%左右,但临床使用起来跟β受体阻滞剂的效果差不多,当然个体之间差异较大,这里列举的是一些研究的统计数字。使用方法一般是1天2次,也可以1天3次。

  最近几年美国的临床研究发现,α2受体激动剂除了可以降眼压外,还可能具有保护视神经的作用,这一点比较难得。因为大家都知道,青光眼的危害就是由于眼压高,可造成视神经萎缩,最终引起失明。

  α2受体激动剂的不良反应主要跟中枢有关系,因为中枢神经系统也有α2受体,所以使用这种滴眼剂后,有些患者会嗜睡、头晕等。因此,这类药物禁用于高空作业者或汽车司机等;也禁用于5岁以下的儿童。还有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口干,但一般情况下可以忍受。另外,该药也是夜间降压效果不如白天好,也需要晚上7点前点最后一次。

  碳酸酐酶抑制剂

  黄萍指出,这类药物既有口服的,也有局部用药——滴眼液。口服的碳酸酐酶抑制剂降眼压效果明确,但易引起肾脏损伤、胃肠道刺激和电解质紊乱、手麻脚麻,因此适用于短期、急性的高眼压救治和术前准备。眼药水对全身的不良反应变得很小,局部不良反应有眼睛刺激症状。另外,磺胺过敏者不能使用。

  理论上认为,碳酸酐酶抑制剂的降压幅度不如前面三种眼药。使用方法一般1天2次,也可以1天3次;效果不受白天、黑夜的影响。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