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龙马潭区探索“坝坝宴”监管新模式

  • 作者:王 强
  • 来源:中国医药报
  • 2014-10-26 23:16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村群体性聚餐(四川俗称“坝坝宴”)规模越办越大、频率越办越高。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食品药品监管局针对农村坝坝宴食品安全系数低、厨师行业自律性差、流动性强、分散性广、监管难度大等特点,探索出了以建立“乡厨协会”有效对坝坝宴实施监管的路子,起到了坝坝宴食品安全关口前移、服务前置的作用。

   助推“乡厨协会”成立

  龙马潭区局通过对农村“坝坝宴”的规模、特点、形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后,今年3月初,在长安乡协助成立了泸州市第一个“乡厨协会”。全乡48名乡村厨师和200多名相关从业者加入了该协会,形成了乡政府、监管所、村社干部、协会、协会成员上下一体的纵向到底的坝坝宴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

  长安乡政府投入了近万元为协会提供场所和设施设备,为“乡厨协会”的会员免费制作了统一的工作服,印制了统一的 “乡厨协会”标识,乡村厨师统一着装上岗。为使协会有序开展活动,龙马潭区局帮助协会制定了《长安乡厨师协会章程》、《坝坝家宴突发事件处置措施》、《坝坝家宴管理的具体措施》、《坝坝家宴食品加工制作要求》和《坝坝家宴厨师个人卫生规定》等实际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让“乡厨协会”对坝坝宴的安全管理有章可循,让协会在制度内有序运行。

   强化“乡厨协会”履职

  “乡厨协会”成立之后,长安乡政府和食品药品监管所通过对协会成员进行各类法律法规培训、政策宣贯,强化了乡村厨师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增强了协会会员(包括帮厨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了乡厨队伍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按照农村群体性聚餐申报要求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监管部门和政府严格实行餐前调查和分级指导。要求协会配合监管部门和政府开展各项安全保障工作,对农村群体性聚餐申报、备案、指导、记录、留样、信息上报等进行规范和落实,对坝坝宴举办方和承办乡厨开出的菜单进行审核,对购买的食品进行把关。如:餐前要求宴席举办者必须按照就餐规模实行逐级申报制度,必须与乡政府签订《农村群体性聚餐食品安全责任书》,乡政府向举办者下发《农村群体性聚餐指导意见书》;宴席举办时所在地村委会及时填写《农村群体性聚餐监督保障记录表》,乡村医生及时填写《农村群体性聚餐指导记录表》并上交乡食安办;对坝坝宴举办现场食品安全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和上报,内容包括场地布局、卫生设施、从业人员卫生、食材的采购与存贮、餐具卫生等,从最前端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发挥“乡厨协会”作用

  “乡厨协会”规定会员患有妨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不得从事食品加工工作。协会定期对会员健康证、上岗证进行检查,对持证上岗情况进行抽检,严格把好食品安全关口。

  为提高业务技能,协会开展各类业务培训和技能竞赛活动,提高协会成员业务技能和食品安全知识,增强食品安全意识,熟悉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方法,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协会章程,接受社会监督,增强协会的凝聚力。

  “乡厨协会”通过人多、点多、面广的优势,发挥协会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作用,带动群众自觉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影响群众转变传统群体性聚餐的食品安全观念。协会成员走到哪里就宣传到哪里,走到哪里就示范到哪里,形成了行业影响力。

  长安乡“乡厨协会”成立3个多月来,乡村厨师利用协会这一平台,学习了业务,提高了技能。“乡厨协会”的成立,让行业组织积极参与到食品安全社会管理中来,真正实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效监管的共治格局。目前,广大群众对协会的成立十分支持,邻乡持证乡厨和从业人员也纷纷要求入会,坝坝宴食品安全监管的对象从“被管”变为“愿管”。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