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八项举措提升医疗器械审评质效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记者胡芳) 4月7日,湖北省药监局发布通告,拟采取八项措施进一步提升该省医疗器械审评质效。这八项举措分别为:鼓励产品研发创新、优化审评核查程序、提升预审查服务质量、加大开门审评力度、推行集体审评模式、强化提前介入指导、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审评队伍建设。
根据通告,为鼓励产品研发创新,湖北省药监局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加强合作;针对创新医疗器械,开辟绿色通道,前移工作关口,早期介入指导,研审联动推进,优先审评核查,加快预审查服务;跟踪服务重点建设项目、重大创新产品,实行专人负责,“有呼必应、无事不扰”,提供注册研发、体系核查、生产许可等全流程服务指导。
在优化审评核查程序方面,通告明确,对同一产品注册核查通过且时间不超过一年的,其相关生产许可事项可免于现场检查;推行合并检查,按照“能合尽合”原则,对同一家企业同时提出多个产品注册或生产许可申请的,派出一个检查组,一次性完成全部核查任务;建立区域性检查新模式,对同一时段内申报较为集中的地区,视情开展集中检查,统筹全省监管检查力量,加快工作进度。
在提升预审查服务质量方面,通告要求,在严格执行“一次性提交补充资料”规定的前提下,落实《关于对“两品一械”审评核查的整改报告和补正资料提供预审查服务的通告》;湖北省药监局开辟线上线下服务双通道,帮助企业缩短整改补正时间,加快取得合法资质;预审查服务率达到100%,经过预审查服务的产品注册,企业一次性提交补充资料后,审评时限压缩50%,其中创新产品压缩60%。
通告还明确,加大开门审评力度。针对产品注册研发中的共性问题,召集相关企业,开展专题研讨并形成审评共识,有关信息向业界发布,指导企业依法科学开展注册研发;实行主审人负责制,建立在线交流通道,为申报产品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指导服务等。
根据通告,针对重大项目和复杂性政策问题、技术问题,湖北省药监局还将推行集体审评模式,必要时邀请药监系统行政监管和技术人员、外聘专家;建立健全医疗器械审评专家库,以专家审评会、专家函审等方式为该局审评提供政策和技术支持。
此外,通告还在强化提前介入指导、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审评队伍建设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
(责任编辑:宋佳薇)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33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08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