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监信息化建设地方探索】贵州:以信用画像助力精准监管

  • 2025-08-11 10:10
  • 作者:文济亮
  • 来源:中国医药报

  □文济亮

  智慧监管建设是促进药品监管工作提质增效的重点工作。贵州省药监局以大数据驱动为核心,以药品安全信用档案为关键抓手,通过数据融合、模型驱动、闭环管理、信用联动的创新实践,着力打造覆盖药品生产全过程的数字化监管新范式。通过建设贵州省药品生产信用风险监管系统(以下简称风险监管系统),显著提升药品生产全环节数据汇聚质量、风险防控能力和监管效能,推动实现药品安全信用监管、智慧监管,积极构建现代化药品监管体系。

  强化顶层设计 实现三大突破

  针对药品监管数据分散、风险研判滞后、跨部门协同不足等痛点,贵州省药监局坚持系统观念,努力推进药品安全信用档案建设,依托贵州药监综合监管平台,于2022年底建成风险监管系统。该系统以“深挖精用”监管数据为核心理念,打通行政许可、监督检查、质量抽检、执法办案、年度报告、信用档案、风险分析等模块,实现了数据、信用、业务管理领域的三大关键突破。

  一是数据全域融合。风险监管系统整合行政许可、日常监管、抽样检验、投诉举报、违法查处、不良反应、企业年度报告等动静态数据,进一步提升数据资源管理能力与应用水平,形成覆盖药品生产全链条的数据资源池,构建药品生产监管主题数据库,为监管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二是信用画像驱动。风险监管系统建成包含6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66个三级指标的药品生产企业药品安全信用评价体系,基本覆盖药品生产监管全领域,以数值正态分布科学设定指标项取值,对全省药品生产企业实施千分制信用评分(A/B/C/D四个等级),推动监管从“被动响应”转向“信用画像驱动”。

  三是业务数字化管理。风险监管系统的应用将信用评价深度嵌入药品监管各环节,使“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约束机制真正落地生根,为药品全生命周期监管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贵州省药监局按照信用档案数据集标准,进一步优化完善现有监督检查、综合评审、抽样检验等功能模块,努力保障信用档案数据质量,推动监管业务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以监督检查为例,风险监管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检查计划制定、任务派发、现场检查、整改反馈、综合评定、行政处理的全流程电子化闭环管理,确保责任可追溯。

  技术赋能监管 智能防控风险

  贵州省药监局将云计算、大数据、可视化技术与风险监管系统深度融合,将监管业务逻辑重构为“数据归集—风险量化—信用评级—分类监管”的闭环体系,构建起智能化风险防控中枢,有利于提升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打造风险量化评估模型。风险监管系统设立药品风险信号评估模型指标体系框架,提炼127项风险评价指标,覆盖80余个四级风险点,构建风险量化评估模型,将企业风险精准分为特高、高、中、低四级。

  动态展示风险分布情况。通过分类算法与风险模型分析,风险监管系统将企业年度报告等数据转化为图像,构建“风险预警大屏”,实时排序展示企业核心风险项及全省安全风险分布情况。通过对企业基本情况、变更风险、监督检查风险、上市后研究、主体责任落实等进行专题风险分析,形成立体化的风险分析模式。

  辅助制定检查计划。基于企业历年药品检验不符合项、主要缺陷项目、被投诉举报次数等数据,风险监管系统辅助监管人员制定监督检查与抽样检验计划,并在实施监督检查、抽样检验过程中进行预警提示,帮助监管人员快速锁定企业历史缺陷项目和风险点,有利于监管资源精准投放,大幅提升监管效率。

  实现企业精准画像。风险监管系统汇聚药品监管部门数据(涵盖药品不良反应25.4万条、企业年度报告581份等),从信用指标中提炼关键标签,构建“一企一档”动态画像,以信用雷达图等图表形式动态呈现企业多维特征,使监管人员“一图读懂企业全貌”。

  监管效能提升 信用生态优化

  随着风险监管系统的深度应用,贵州省药品监管工作在智慧化、协同化、信用化层面取得显著突破。

  填补药品安全风险量化空白。风险监管系统构建贵州省药品安全监管指标体系,实现风险量化与可视化,有力驱动药品全生命周期智慧监管。

  风险预判精准度大幅提升。依托大数据分析,风险监管系统实现对药品生产全链条的实时监控与风险预判,通过持续优化风险模型,推动监管模式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警转变,监管的精准性和前瞻性显著增强。2024年1月1日—2025年3月31日,共收集监督检查中发现的缺陷项目数2702项,其中严重缺陷10项、主要缺陷63项、一般缺陷2591项,缺陷项目中检验记录占4.3%、批生产记录占3.8%。风险监管系统针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企业问题主要集中在检验记录、批生产记录、工艺规程等信息不完整,企业内部培训不足,企业文件管理不规范等。

  全省“一盘棋”合力凸显。风险监管系统助力打破“数据孤岛”,实现监管数据在部门间的实时共享,各部门可动态掌握监管态势,协同应对风险挑战,形成全省监管“一盘棋”合力。同时,推进“检查即录入、处罚即关联、年报即分析”业务协同,现场检查数据可实时同步至信用档案,违法行为自动触发信用扣分,实现业务操作与信用更新的无缝衔接。

  企业从“被动合规”迈向“主动守信”。风险监管系统推动药品生产企业信用档案与风险管理深度融合,实现信用信息动态更新;同时,依据企业信用等级实施分级分类监管,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如对D级企业增加检查频次);建立奖惩联动机制,奖励守信企业,惩戒失信主体,推动企业从“要我合规”向“我要守信”转变,整体提升全省药品市场信用水平。


(责任编辑:宋莉)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