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质量整治任重道远
近年来,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和专项整治的持续推进,中药饮片质量总体趋好,但掺杂掺假、染色增重、霉变硫熏等问题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不但严重影响中药的临床治疗效果,也阻碍了中医药在大健康领域作用的发挥。
中药饮片质量问题为什么长期得不到根治?
这里涉及的因素很多,有中药材产业的“固有特性”,一些长期形成的“惯性”“惯例”,很难改变。如中药硫熏长期存在,药材种植过程中农药使用不规范也比较常见。企业自身质量与法制意识淡漠也是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利益驱使下的掺杂使假与染色增重等问题。还有中药材监管方面存在的不足,如一些地方的质量管理制度与企业生产经营实际不“匹配”,导致普遍“不合规”;中药材质量标准也有待进一步健全,基层执法队伍专业性达不到要求。
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首先,要进一步研究完善中药饮片生产加工监管制度。一些化学药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与程序,在中药生产过程中并不适用。在集中整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结合中药材生产实际,进行风险评估,并及时修订相关规范。
其次,要不断完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标准。要注重与药典标准、炮制规范等的衔接和修订,要从基原鉴定准确性、产区道地性、种植规范性、炮制科学性等方面综合评判药材和饮片质量。要着手制定中药材质量等级标准。长期以来,因为缺乏等级标准和评价体系,业界重产量轻质量、重真伪轻优劣现象突出,一级全出口、二级进医院、三级进药厂成为一些地区中药材与中药饮片市场“潜规则”。要承认中药材与中药饮片质量存在差异,检验合格不等于质量均一。
再次,要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对故意造假行为要严惩不贷。但中药情况复杂,有些属于对标准、品种基原、检测方法等理解方面存在的偏差,要帮助企业及时纠正,不能一罚了事。对中药领域的执法检查,专业性要求比较高,基层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要合理调配执法资源,增强执法效果。
中药饮片质量整治任重道远。正如国家药监局局长焦红在今年4月召开的中药饮片监管工作座谈会上所言,中药饮片监管应该在现有基础上按照中医药特有规律,强调管理的规范性、适用性和科学性。中药饮片监管必然涉及上下游产业,需要各方协同努力,形成共推机制,通过加强中药饮片的管理,促进中药全产业链管理模式的建立和加强。
(责任编辑:)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中国医药报社2025年“新春走基层”工作获表彰 一人获评全国性行业类媒体优秀个人
4月25日,中国行业报协会公布了2025年“新春走基层”活动优秀报道团队、优秀个人和优秀作品的获奖名单。 2025-04-28 10:14每周医药看点(4月21日—27日)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 七部门联合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国家药监局、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关于允许进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有关事项的公告》……4月21日—27日医药... 2025-04-30 16:20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33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08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