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协专业智库论策论道沙龙在京举办

  • 2025-04-28 10:12
  • 作者:常锐博
  •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 4月22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和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北京市科协专业智库论策论道沙龙(以下简称沙龙)在昌平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举办。沙龙以“医药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道与策”为主题,邀请院士专家、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代表,探讨医药生物前沿热点话题,解读行业发展新方向,研判创新技术未来趋势。


  沙龙上,与会专家围绕脑机接口这一前沿热门话题展开讨论。专家认为,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与国际同步,但由于技术完善和伦理规范等关键问题需要解决,此技术距离实际应用仍需时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继宗系统梳理了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历程,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研究进展,并指出当前研究面临的挑战。“当前脑机接口技术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虽然临床需求迫切,但整体仍处于临床试验探索期。”赵继宗表示,“虽然目前我国在这一领域与国际水平接轨,但要实现从实验室研究到规模化商业应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北京大学哲学系周程教授从技术方法和伦理安全两个层面,探讨了脑机接口技术创新面临的挑战。他表示,脑机接口技术的成熟需要更长的培育周期,建议政策给予更多支持,同时呼吁社会各界保持理性期待。


  此外,与会专家还从政策制定、成果转化和企业实践等角度,探讨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王伟,介绍了北京市医药产业相关情况,重点解读了4月印发的《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5年)》中,由北京市药监局牵头的9项内容。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谭永生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国内外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建议通过加快药品审评审批速度,完善商业医疗保险等多层次支付体系和推动医药企业国际化发展等举措,促进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针对生物医药创新成果转化难题,北京市医药卫生科技促进中心主任张静波指出:“当前医药创新体系仍面临政策衔接不畅、资源配置分散等因素,对创新成果的转化率造成制约。”对此,他建议整合多方资源,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在产业实践方面,北京诺诚健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高级总监郑慧铭结合企业十年创新发展经历,分享了生物医药企业科技创新的经验,阐述了企业在研发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并对行业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互动交流环节,与会专家还围绕医药研发、中药智能制造和医工结合模式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等话题展开讨论。


  据悉,北京市科协专业智库论策论道沙龙是北京市科协“汇智工程”的品牌性活动,坚持“落地区域、立足北京、面向世界”的原则,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传播科技创新成果。(常锐博)


(责任编辑:宋莉)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