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普法丨精准普法 融合监管 云南省药监局推进普法工作走深走实

  • 2025-09-11 10:29
  • 作者:周婷婷
  •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一、以重点任务为依托,助力工作有序开展。一是结合执法行动以案释法。结合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药剑”联合行动,以案释法,提醒警示,达到“查处一起、震慑一批、教育一片”的效果。2021年至今,公示行政处罚案件196件,发布典型案例16期共56件。二是聚焦产业发展编印法规。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编印发放方便查阅的执法指南口袋书9000余册,惠企政策汇编1000余册,既强执法规范,又助政策落地见效。三是围绕阶段工作专项普法。紧扣扫黑除恶、疫情防控、普法强基补短板等阶段任务专项普法,助力工作推进。以在办公区播放宣传片、推送工作动态等方式,宣传扫黑除恶斗争要点、疫情防控知识;组建多支宣贯小分队下沉一线普法,回应基层群众法律需求;组织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因地制宜开展药品安全普法宣传。


  二、以学法普法为抓手,实现法治素养提升。一是发挥领导干部“头雁效应”。常态化落实省局党委(党组)中心组集体学法、领导干部带头讲法及年终述法、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等工作机制。二是发挥普法清单“导航效应”。编制党内法规、业务法律法规应知应会清单及年度普法责任清单,明确学习重点与普法职责边界;印制“八五”普法学习笔记本,提供权威实用的学习资料。三是发挥法治教育“固本效应”。严格执行在线学法、岗位学法等法治教育制度,组织执法人员参加庭审旁听、办案技能交流等活动,全局干部年均接受法治教育时长达200余学时。四是发挥执法轮训“赋能效应”。组建专业师资团队,采用“训战结合、送训上门”的模式开展执法轮训,靶向解决执法一线实操难题。2021年至今,累计组织轮训27期,培训执法人员2700余人次,组织执法指导小分队到72个县(市、区)局、160余个乡(镇、街道办)基层单位实地帮扶。


  三、以分类分层为举措,提升普法宣教成效。一是强化党内法规宣传,在“点”上求精准。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参与党内法规在线答题,参与率达100%;借助“三会一课”研学党内法规,持续筑牢党性根基。二是强化重点法规宣传,在“线”上求延伸。每年组织新晋(进)人员宪法宣誓、开展宪法讲座;每年组织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宣讲、专项答题;积极开展民法典宣教;适时开展行政复议、公平竞争等履职相关法规宣传,确保学有重点、宣有方向、行有遵循。三是强化特色靶向宣传,在“域”上求突破。突出民族特色,拍摄藏汉双语《药店购药须知》,制作14个少数民族语言科普视频,发放2万份傣族等少数民族语言宣传折页,由少数民族药监干部运用当地民族语普法,让普法扎根民族土壤;突出边境特色,开展“沿着边境看药监”宣传活动,在边境沿线加强打击药品走私、防范非法添加等法规宣贯,筑牢边境药品安全防线。


  四、以业务工作为载体,推动普法责任落实。一是立法进程中贯穿普法。在《云南省药品管理条例》修订、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中,统筹公职律师、法律顾问及有关专家深度参与,以专业视角强化普法引导;通过公开征求意见、召开听证会或论证会、在线政策解读等方式,提升社会参与度与知晓度,推动法规从“条文”走入“实践”。二是监管实践中实时普法。将工作实践过程与普法宣传有机结合,边监管边引导企业学法;创新检查普法融合模式,在现场检查后1小时定向按需开展普法指导;连续5年推行实施定点企业“一对一”法律帮扶举措。三是执法办案中强化普法。在案件查办各环节同步嵌入普法内容,立案调查时告知权利义务,调查取证时释明法规条款,处罚决定时解读法律依据;针对执法办案中发现的部分企业存在法规意识淡漠、质控风险较大等突出问题,召开以案促改警示会,相关企业2000余人参会。(周婷婷)

(责任编辑:宋莉)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