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丨期待更多的创新医疗器械惠及患者
“如果没有人工心脏,我可能看不到明天的太阳。”在采访过程中,人工心脏植入者老丁的这句话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丁是幸运的,从多器官衰竭卧床不起到每天饭后散步享受生活,人工心脏这款创新医疗帮助他“重启人生”。
事实上,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产业界,都在努力让更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方法应用于医疗健康。为医疗器械审评审批设置绿色通道,推出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10项举措,对重点产品实行“提前介入、一企一策、全程指导、研审联动”,药监部门一直在持续完善审评审批机制,全力支持高端医疗器械重大创新;产业界也着眼于临床大量未被满足的实际需求,不断加大研发对标国际,致力于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乃至领跑全球。
我们看到,截至9月26日,我国已有370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大量临床难题正逐一被解决:除了人工心脏外,人工耳蜗让耳聋患者重新听见鸟鸣,人工晶体让白内障患者重新看见花开,腔镜手术机器人灵活精准,为微创外科手术提供更多可能……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还有许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综合征等神经退行性疾病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卒中等急发性疾病尚且缺乏早筛早诊的方式等。此外,还有一些创新医疗器械虽然获批上市,但由于多种原因,其商业化道路艰难而漫长,尚未实现可及性。
期待在政策加持和产业界的努力下,有更多更好的技术和治疗方法出现,让更多的创新医疗器械惠及患者。
(责任编辑:宋莉)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33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08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