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地方
  • 食品
  • 药品
  • 医疗器械
  • 化妆品
  • 健康
  • 社会
  • 评论
  • 曝光台
  • 法治
  • 专题
  • 图说食药
  • 视听
  • 关注
  • 作者联盟
  • 微特稿
  • +
  • 登录|注册
注销
登录|注册
  • 搜索
  • 当前位置: 历史 /  两会2016 / 

    鲍家科代表:应自上而下推进食药监体制改革

    李雪墨 · 2016-03-14 · 两会2016 ·中国医药报

    本报讯 记者李雪墨报道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药品审评认证中心主任药师鲍家科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各地食品药品监管机构设置各行其是,机构整合的模式很不统一。有所谓二合一、三合一、四合一。食品药品机构名称也是五花八门严重削弱了食品药品监管职能。 鲍家科代表认为,实践证明,一些基层采用大部制改革的体制模式后,专职从事食品药品监管的人员

      本报讯  记者李雪墨报道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药品审评认证中心主任药师鲍家科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各地食品药品监管机构设置各行其是,机构整合的模式很不统一。有所谓“二合一”、“三合一”、“四合一”。食品药品机构名称也是“五花八门”严重削弱了食品药品监管职能。
     
      鲍家科代表认为,实践证明,一些基层采用大部制改革的体制模式后,专职从事食品药品监管的人员难以保障,原来从事食品药品监管的有专业能力和工作经验的人力资源流失,导致在监管实践中不能有效地发现问题。同时,这样的改革模式影响到工作执行力,与对口主管部门难以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严重影响到食品药品监管的“统一和权威”,不利于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和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要加快健全建立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首先就必须抓好监管机构设置的改革,这种改革应该自上而下进行,而不是各地自由改革。建议国家要对现有的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改革现状和工作效果进行考核评价,在此基础上做好顶层设计,由国务院发文主导,统一模式,然后从中央到省再到市县逐步推进。
     
      鲍家科代表建议,应强化食药监技术支撑部门人员队伍的建设。由于体制和编制的限制,现有的从事食品药品检查工作的很多是兼职人员,存在着工作时间不能保证、检查评价尺度把握不一等问题。从事药品、医疗器械的技术审评人员数量也相对不足。由于薪酬体系没有和市场接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技术队伍的不稳定的问题。这些都是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瓶颈,直接影响到监管工作的质量。为此,打造一支专职化、专业化食品药品监管的技术人才队伍是重中之重,这也是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可以采用聘用的方式引进人才,由财政保障其经费。对现有的高端人才技术岗位的用人机制和薪酬体系也应按市场机制进行改革。
    上一篇 农工党中央建议:促进医药电商市场健康发展

    食品,大公司,健康

    下一篇 代表们那扇关不上的房门

    食品,大公司,健康

    • 支付宝扫一扫

    参与讨论

    登录 后参与讨论

    54 条评论

    • 李小二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发生分歧的根本在于立场的不同,立场不同最终又由于利益阵营的不同,终止口舌之争除了分清权责各行其职剩下就只有暴力手 段了所以让逻辑之剑洗洗睡吧,

      2015-05-14 12:56:05 回复

    • 李小二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发生分歧的根本在于立场的不同,立场不同最终又由于利益阵营的不同,终止口舌之争除了分清权责各行其职剩下就只有暴力手

      2015-05-14 12:56:05 回复

    • 李小二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发生分歧的根本在于立场的不同,立场不同最终又由于利益阵营的不同,终止口舌之争除了分清权责各行其职剩下就只有暴力手 段了所以让逻辑之剑洗洗睡吧,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发生分歧的根本在于立场的不同,立场不同最终又由于利益阵营的不同,终止口舌之争除了分清权责各行其职剩下就只有暴力手 段了所以让逻辑之剑洗洗睡吧,

      2015-05-14 12:56:05 回复

    热门新闻

    • 健康中国网
    • 关于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投稿方式
    • 合作咨询
    • 网站地图

    ©2017中国食品药品网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