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地方
  • 食品
  • 药品
  • 医疗器械
  • 化妆品
  • 健康
  • 社会
  • 评论
  • 曝光台
  • 法治
  • 专题
  • 图说食药
  • 视听
  • 关注
  • 作者联盟
  • 微特稿
  • +
  • 登录|注册
注销
登录|注册
  • 搜索
  • 当前位置: 历史 /  两会2016 / 

    医药供给侧改革需政策引导和企业转型“双引擎”

    李雪墨 · 2016-03-07 · 两会2016 ·中国医药报

    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确定为今年重点做好的八个方面工作之一。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也提出,要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做减法,又做加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2016年高频词。 医药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

      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确定为今年重点做好的八个方面工作之一。“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也提出,要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做减法,又做加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2016年“高频词”。

      医药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之一。改革难题如何破?改革道路如何走?结合今年“两会”前的调研分析,部分医药行业代表委员认为,需要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和企业自身转型升级“双引擎”共同推动改革。

      建议一:
      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和两化融合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保华的一份建议,分析了影响优质医药产品有效供给的深层次原因。他认为,我国医药产业发展中结构性的问题长期存在,例如产业集中度低,低水平重复严重,优质、急需药品供应严重不足,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了医药产业国际竞争力。

      对于医药行业供给侧改革之路径,陈保华代表建议,一要加快企业兼并重组,推进医药产业资源整合。二要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医药企业生产水平和质量控制水平。

      具体到操作层面,他认为,解决产业“小散乱”问题,需要国家继续加强顶层设计,通过医药产业规划、扶持政策的制定,尤其是在财政、税收、土地、金融、工商、职工安置等方面抓紧出台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措施,重点鼓励和支持医药行业原料药和中药材供应、医药研发、生产、经营、流通企业之间的上下游整合,提升行业内企业的集约程度和协同效应,提高我国医药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对提高优质药品的供应,他建议,国家要加快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加大国外先进信息技术和自动化装备的引进扶持的同时,鼓励国内企业投身医药制造装备和管理软件的开发。医药制造企业则要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通过先进的信息软件和装备技术的引进,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切实避免人工操作导致的偏差,推进药品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绿色化,实现生产环节的全程跟踪以及药品质量的可追溯。

      建议二:
      政策制定考虑供应方可持续发展

      农工党中央一份提案认为,政策导向和杠杆作用对药物全研发链和产业链有重要影响,而目前国家医疗保障政策、药品招标采购政策、药品价格政策有较大的改革调整空间。

      全国人大代表、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武贤分析了医保药品支付政策的产业影响。去年年底有关部门拟定的《关于基本医疗保险药品支付标准制定规则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对于药品支付标准的制定、调整和使用均进行了规定。但是,政策如果单纯鼓励医院与药商谈判,而不调整其他市场准入机制,会给企业带来沉重负担。

      他建议,医保药品支付标准政策应坚持药品价格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摒弃政府限价的思路,科学合理地管理支付标准与药品销售价格的价差。相关部门在考虑减轻患者负担、降低医疗机构药品支出、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同时,还应考虑药品供应方的可持续发展。

      “在供给侧改革中,企业盈利水平是需要特别关注的核心指标。”全国人大代表、老百姓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子龙表示,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强调尊重市场规律、发挥企业家精神,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减少低效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让供需对接,使国内的供给与需求在不断循环升高的层次上反复达到新的平衡。

      谢子龙代表还谈到,政府减税将直接拉升消费和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建议全力推动结构性减税,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税收体制机制,将一些有利于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的税收政策作为长期制度安排。完善对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体系,支持绿色经济发展。

      建议三:
      医药行业引入“互联网+”思维

      随着我国老龄化和“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医药服务的刚性需求更加凸显。自“互联网+”提出以来,“医药互联网+”在全行业迅速激起共鸣,传统医药产业与互联网产业相互渗透加速,改革红利不断释放。

      全国政协委员、仁和集团董事局主席杨文龙建议,国家应抓紧研究制定医药产业战略发展规划,加速“医药互联网+”转型升级,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杨文龙委员认为,目前“医药互联网+”转型升级面临一些障碍,涉及产业链整合不足、相关政策尚不明朗、改革红利未充分释放、配套服务建设有待加强等多个关键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杨文龙委员建议,应当首先明确“医药互联网+”产业升级的政策定位,在国家层面设立研究命题,明确“医药互联网+”在供给侧改革、国内行业发展及医疗改革等各方面的战略使命和发展方向,通过顶层设计,完善“医药互联网+”的政策、边界、资源、监管。具体而言,应当逐步推广互联网电子处方、分批逐步放开网购处方药限制,可重点先行放开需要长期服用的慢病用药,并研究和出台网络售药医保报销政策、试点推进和实施移动医保支付,为互联网医药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本报记者  李雪墨)
    上一篇 李克强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

    食品,大公司,健康

    下一篇 张伯礼代表:推进中药资源循环利用

    食品,大公司,健康

    • 支付宝扫一扫

    参与讨论

    登录 后参与讨论

    54 条评论

    • 李小二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发生分歧的根本在于立场的不同,立场不同最终又由于利益阵营的不同,终止口舌之争除了分清权责各行其职剩下就只有暴力手 段了所以让逻辑之剑洗洗睡吧,

      2015-05-14 12:56:05 回复

    • 李小二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发生分歧的根本在于立场的不同,立场不同最终又由于利益阵营的不同,终止口舌之争除了分清权责各行其职剩下就只有暴力手

      2015-05-14 12:56:05 回复

    • 李小二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发生分歧的根本在于立场的不同,立场不同最终又由于利益阵营的不同,终止口舌之争除了分清权责各行其职剩下就只有暴力手 段了所以让逻辑之剑洗洗睡吧,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发生分歧的根本在于立场的不同,立场不同最终又由于利益阵营的不同,终止口舌之争除了分清权责各行其职剩下就只有暴力手 段了所以让逻辑之剑洗洗睡吧,

      2015-05-14 12:56:05 回复

    热门新闻

    • 健康中国网
    • 关于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投稿方式
    • 合作咨询
    • 网站地图

    ©2017中国食品药品网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