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地方
  • 食品
  • 药品
  • 医疗器械
  • 化妆品
  • 健康
  • 社会
  • 评论
  • 曝光台
  • 法治
  • 专题
  • 图说食药
  • 视听
  • 关注
  • 作者联盟
  • 微特稿
  • +
  • 登录|注册
注销
登录|注册
  • 搜索
  • 当前位置: 历史 /  西城 / 

    食物掉色,不一定是染色惹的祸~

        · 2017-03-06 · 西城 ·中国食品药品网

    黑豆、紫米、紫薯这些食物,主要色素就是花青素。花青素才是掉色的罪魁祸首! 花青素其实是一种天然的植物色素,它也叫花色素、花色苷,是一种常见的水溶性植物色素。它可使植物呈现红、紫红、蓝等不同的颜色。 从传统上常见的紫甘蓝、红洋葱、茄子、黑米和黑豆,到新奇的紫色的胡萝卜、紫薯、黑花生和紫菜花等,颜色越深的果蔬,花青素含量越高。 我们所谓的掉色

      黑豆、紫米、紫薯这些食物,主要色素就是花青素。花青素才是掉色的“罪魁祸首”!

      花青素其实是一种天然的植物色素,它也叫花色素、花色苷,是一种常见的水溶性植物色素。它可使植物呈现红、紫红、蓝等不同的颜色。

      从传统上常见的紫甘蓝、红洋葱、茄子、黑米和黑豆,到新奇的紫色的胡萝卜、紫薯、黑花生和紫菜花等,颜色越深的果蔬,花青素含量越高。

      我们所谓的“掉色”,是因为花青素储存在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当细胞破损时就会溶解到水中。

      是不是所有含有植物色素的食材都会“掉色”呢?

      这个问题,要分为两种情况:
      1. 看色素本身的性质

      色素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水溶性的色素就显得容易掉色了,黑芝麻、黑米、紫薯这些外表就有水溶性的花青素。

      2. 看要考虑食物中的色素是不是容易被“挤”出来

      紫薯的花青素分子不仅处在细胞里,而且在细胞壁间也有很多,当出现这样的情况时,甚至只需要在吃的时候抓着紫薯块手上就会染上紫色。而只存在果皮中的花青素,例如茄子和蓝莓,虽然长时间浸泡后也会掉色,但正常的冲洗、抓取并不会掉色。

      怎么辨别“食材染色”和花青素造成的掉色:

      1. 看外观

      黑米、黑芝麻、黑花生等天然食物的种子表面应有光泽,不发乌发暗,而染出来的黑色表面没有自然的光泽。

      2. 剥掉外皮看颜色

      黑色粮食类食物,如黑大豆、黑芝麻、黑花生除去种皮,里面应该是浅色的,如果剥皮后发现,内侧也有颜色,则可能是染色了。

      3. 泡水看颜色

      正常的黑芝麻、黑花生经冷水浸泡不会马上就变色,慢慢才会有颜色渗出,这种颜色不是纯黑色,且是透明的,染出来的黑芝麻、黑花生会很快掉色,而且水溶液是纯黑色、不透明的。

      4. 水里加点醋或碱

      紫黑色食物所含的花青素类色素有一个特殊性质:遇酸变红,遇碱变蓝。在浸泡黑米的水中加入适量醋,颜色就会变成深粉红色,如果添加碱或者泡打粉,颜色又会变成蓝紫色。被染色的食物则不会有这样的变化。
    上一篇 紫菜=塑料?别再傻乎乎地相信谣传啦!

    食品,大公司,健康

    下一篇 关于春茶你不能忽略的事!

    食品,大公司,健康

    • 支付宝扫一扫

    参与讨论

    登录 后参与讨论

    54 条评论

    • 李小二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发生分歧的根本在于立场的不同,立场不同最终又由于利益阵营的不同,终止口舌之争除了分清权责各行其职剩下就只有暴力手 段了所以让逻辑之剑洗洗睡吧,

      2015-05-14 12:56:05 回复

    • 李小二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发生分歧的根本在于立场的不同,立场不同最终又由于利益阵营的不同,终止口舌之争除了分清权责各行其职剩下就只有暴力手

      2015-05-14 12:56:05 回复

    • 李小二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发生分歧的根本在于立场的不同,立场不同最终又由于利益阵营的不同,终止口舌之争除了分清权责各行其职剩下就只有暴力手 段了所以让逻辑之剑洗洗睡吧,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发生分歧的根本在于立场的不同,立场不同最终又由于利益阵营的不同,终止口舌之争除了分清权责各行其职剩下就只有暴力手 段了所以让逻辑之剑洗洗睡吧,

      2015-05-14 12:56:05 回复

    热门新闻

    • 健康中国网
    • 关于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投稿方式
    • 合作咨询
    • 网站地图

    ©2017中国食品药品网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