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地方
  • 食品
  • 药品
  • 医疗器械
  • 化妆品
  • 健康
  • 社会
  • 评论
  • 曝光台
  • 法治
  • 专题
  • 图说食药
  • 视听
  • 关注
  • 作者联盟
  • 微特稿
  • +
  • 登录|注册
注销
登录|注册
  • 搜索
  • 当前位置: 历史 /  两会2015 / 

    向惠玲代表:加速罕见病药品引进让国内患者受益

    卢羡婷 赵文君 · 2015-03-06 · 两会2015 ·新华网

    3月3日,一名自称广西桂林平乐县普通工人的网民在网上留言,称其子因患粘多糖4型罕见病,目前国内无药可治,致使一家人陷入绝望。希望尽快将罕见病的专项法律法规列入立法规划,加速罕见病药品的引进。巧合的是记者在采访全国人大代表、桂林市工人文化宫副主任向惠玲时,得知这名患者家属在全国两会前特意找到她,委托她把建立罕见病医疗保障机制的建议带到全

      3月3日,一名自称广西桂林平乐县普通工人的网民在网上留言,称其子因患粘多糖4型罕见病,目前国内无药可治,致使一家人陷入绝望。希望尽快将罕见病的专项法律法规列入立法规划,加速罕见病药品的引进。巧合的是记者在采访全国人大代表、桂林市工人文化宫副主任向惠玲时,得知这名患者家属在全国两会前特意找到她,委托她把建立罕见病医疗保障机制的建议带到全国两会。

      “明知道将来的路不好走,但他们仍坚持不放弃治疗,这种精神让人感动,但也让人悲哀,目前我国对‘渐冻人’‘瓷娃娃’等罕见病的医疗保障政策几乎空白。”向惠玲说。

      向惠玲长期参与自闭症干预治疗志愿者活动,对罕见病也有一定的关注,她告诉记者,国内目前还没有专门的药物治疗“粘宝宝”,美国虽然已研制出这类药物,但药费昂贵,每年的费用为两三百万元,而我国至今还没有把这种病纳入医保,这对普通家庭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向惠玲认为,罕见病药物并不像感冒药等常见药物能在短期内带来经济效益,因此从事研发罕见病药物的机构少之又少,一些国内医药公司研制新药的收入与研发时间、风险不成正比,回报也远不及国外同类企业。

      “既然我国目前还未研究出这类药物,而国外有的话,可降低药物引进标准,通过中外合作方式将药物引进国内,让国内患者家庭受益。”向惠玲说。

      向惠玲建议对罕见病进行定义、归类和明确界定,将罕见病的专项法律法规列入立法规划,同时加强对罕见病药物研发的投入力度。
    上一篇 创新·务实·信心——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解读报告

    食品,大公司,健康

    下一篇 网络虚假广告和钓鱼诈骗何时不再“逍遥法外”?

    食品,大公司,健康

    • 支付宝扫一扫

    参与讨论

    登录 后参与讨论

    54 条评论

    • 李小二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发生分歧的根本在于立场的不同,立场不同最终又由于利益阵营的不同,终止口舌之争除了分清权责各行其职剩下就只有暴力手 段了所以让逻辑之剑洗洗睡吧,

      2015-05-14 12:56:05 回复

    • 李小二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发生分歧的根本在于立场的不同,立场不同最终又由于利益阵营的不同,终止口舌之争除了分清权责各行其职剩下就只有暴力手

      2015-05-14 12:56:05 回复

    • 李小二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发生分歧的根本在于立场的不同,立场不同最终又由于利益阵营的不同,终止口舌之争除了分清权责各行其职剩下就只有暴力手 段了所以让逻辑之剑洗洗睡吧,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发生分歧的根本在于立场的不同,立场不同最终又由于利益阵营的不同,终止口舌之争除了分清权责各行其职剩下就只有暴力手 段了所以让逻辑之剑洗洗睡吧,

      2015-05-14 12:56:05 回复

    热门新闻

    • 健康中国网
    • 关于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投稿方式
    • 合作咨询
    • 网站地图

    ©2017中国食品药品网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