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囊】红楼方解

  • 2019-10-17 15:23
  • 作者:李友白
  • 来源:中国医药报

  中国古代有一特殊的文化现象,但凡文人一般都具备一定的医药知识,正所谓“医儒不分家”,更有“医文同源”之说,清代著名的文学家曹雪芹也不例外,《红楼梦》便可印证这一现象。

  

  《红楼梦》第十回有这样一段场景描述:临近贾敬的寿辰,东府里的大少奶奶秦可卿已经病了一段时间,也请诸多太医前来诊治过,可不仅未见好转,且各位医家对诊断都尚不一致,有说是病的,有说是有喜的。有个张友士张太医“学问最渊博的,更兼医理极深,且能断人的生死”,此时正逢张太医来京替子捐官,暂住贾府好友冯紫英家,于是受贾珍之邀到府出诊。

  

  经过仔细诊脉后张太医说道:“看得尊夫人这脉息:左寸沉数,左关沉伏,右寸细而无力,右关濡而无神。其左寸沉数者,乃心气虚而生火,左关沉伏者,乃肝家气滞血亏,右寸细而无力者,乃肺经气分太虚,右关濡而无神者,乃脾土被肝木克制。心气虚而生火者,应现经期不调,夜间不寐。肝家血亏气滞者,必然肋下疼胀,月信过期,心中发热。肺经气分太虚者,头目不时眩晕,寅卯间必然自汗,如坐舟中。脾土被肝木克制者,必然不思饮食,精神倦怠,四肢酸软。据我看这脉息,应当有这些症候才对。或以这个脉为喜脉,则小弟不敢从其教也。”

  

  于是张友士开具一方,名曰“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具体方药为:人参二钱,白术二钱(土炒),云苓三钱,熟地四钱,归身二钱(酒洗),白芍二钱(炒),川芎钱半(炒),黄芪三钱,香附米二钱(制),醋柴胡八分,怀山药二钱(炒),真阿胶二钱(蛤粉炒),延胡索钱半(酒炒),炙甘草八分。引用建莲子七粒去心,红枣二枚。张友士对预后也作了大致判断:“这病尚有三分治得。吃了我的药看,若是夜里睡得着觉,那时又添了二分拿手了……”

  

  以上文字可谓是一个完整的病案,脉象、证型分析、处方用药俱有论述,其中的脉象描述比一般医书中的医案还要详细,用药也合乎中医思路。

  

  脉 诊

  

  中医最常用的脉诊方法是寸口诊法,所谓寸口诊法就是在手腕后桡动脉所在部位取脉诊察,该部脉又分为寸、关、尺三部,从前往后依次为寸脉、关脉及尺脉。这三部脉又分为浮、中、沉三候。左右寸、关、尺依次对应心、肝、肾及肺、脾、肾。

  

  这段文字里面涉及以下几种脉象:沉数、沉伏、细而无力、濡而无神。沉脉多见于里证,数脉多见于有热,沉数脉也多提示有里热之证,而左寸沉数,多表示心经有热,因此曹氏认为是“心气虚而生火”;伏脉多因脉气不得宣通,左关沉伏,曹氏认为“乃肝家气滞血亏”;细脉多见于气血两虚及诸虚劳损,脉象无力指弱脉,弱脉常见于气血不足,因此右寸细而无力多见于肺气亏虚;濡脉多见于虚证、湿证,脉象无神提示脏气大虚,右关濡而无神多因脾虚。

  

  五 行

  

  中间提到一句“脾土被肝木克制”,此话怎解?这就要从中医的五行生克理论说起了。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来源于道家,五行即指木、火、土、金、水,分别代表肝、心、脾、肺、肾。五行相生是指某一行对别一行的促进及助长作用,五行相生的顺序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循环往复;五行相克指某一行对另一行具有克制、约束的作用,五行相克的顺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这里说的“脾土被肝木克制”也就是所谓的木克土。中医认为,肝火太旺,容易伤及脾胃,表现为焦虑(肝旺的表现)、不思饮食(脾虚的表现)。联想红学家对秦可卿病因的分析,我们应当能理解她焦虑的原因,也就能理解之后所表现的一系列症状了。

  

  处 方

  

  本病所用处方名为“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所谓“荣”即指“营”,营血的意思,可见方名已经把这张方子的基本功效表露出来:益气——补气、养荣——养血、补脾——补益调理脾胃、和肝——疏肝理气降火。

  

  再详看具体的方药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此为四君子汤的组成;当归、川芎、白芍、熟地——这是四物汤的组成;黄芪、山药——补气;阿胶——养血;柴胡、香附、延胡索——疏肝理气止痛;药引子莲子、红枣——引药归脾经。

  

  四君子汤、四物汤都源自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该书后世简称为《局方》,为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编写的一部中医方剂学著作,对后世影响极大。四君子汤的主要功效是益气健脾,四物汤的主要功效是补血调血,两方相合又称为八珍汤,是气血双补的名方。因此,张太医给秦可卿开的这张方子正如方名所言,主要功效就是补气养血,调和肝脾。这张方子用药平淡,用量轻灵,配伍严谨,颇有后世孟河医派的用药一归醇正的风格。曹雪芹在江南生活多年,有没有受当时吴门医派或孟河医派的影响亦未可知。

  

  炮 制

  

  分析这张治秦可卿之病的处方,不可忽略的是方中有些药物名称前后出现“制”“某某炒”“酒洗”字样,这些指的是特殊炮制方法。一般来说,大部分中药材是不能直接运用于配方的,需要经过一定的加工、修整、处理后制备成饮片,这个过程就叫作“炮制”,饮片是可以直接用于汤剂散剂等配方所需的。炮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消除或降低原药材的毒性、纠正其性味方面的偏性、去除杂质及非药用部分。同一种中药材,既有常规炮制方法,又有根据具体的临床所需的特殊炮制方法,所以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开出来的处方,往往会在药名前后用不同方法注明炮制要求。那么,炮制到底有哪些具体的实际意义呢?通过分析这个案例可知一二。

  

  例如白术,这张处方中特别注明“土炒”,土炒之法能使白术借助土气促进补脾的作用。土炒白术最早见于唐代,它的理论依据来源于《素问·五运行大论》“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因脾对应五行中的土、五味中的甘,用土炒便是通过增加白术的土性以加强补脾的功效。

  

  这里的当归使用的是当归身,一般认为当归身重于补血,当归尾重于活血,如果是全当归则兼具补血活血之功。使用酒洗的当归身而不是全当归是有用意的,酒洗归身的活血作用要弱于归尾,也就是说着重补血的时候酌情发挥活血的功效,使得补血而不滞。

  

  道地药材

  

  前文说这段文字的中医药信息量很大,还有一个重要理由就是处方药用,不仅注重配伍,强调炮制,还讲究“道地药材”。

  

  “道地”一词出自于古代的本草著作,所谓道地药材,有时又称为地道药材,是指某种中药材在某地出产的质量最为上乘、效果最好。

  

  不同地方出产的药材,其有效物质、性味、药性强弱上是有差异的,有些药材的这种差异还特别明显。同样,食物也是如此,好比产自新疆的哈密瓜就特别甜、北方的羊肉也比南方的好吃……所以我们在选择药材时一定要遵循“道地”二字。

  

  英雄可以不问出处,但药材一定要讲究产地。古代“道”是一种行政区划,最初在汉朝时出现,当时相当于县一级的行政区划,后来直到隋唐时期,慢慢演变成了一级行政区划,也就是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省一级别,到明清时期又慢慢演化成官职,不具备实质性的行政区划,级别介于省与府之间。总之,道地药材的“道地”两字,是强调地理上的要素,因此道地药材也就特别讲究地理特征了。

  

  比如阿胶,作为药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李时珍称其为“圣药阿胶”,阿胶、人参和鹿茸也被并称为“中药三宝”,可见其药用价值之高。《本草经集注》:“出东阿,故名阿胶。”这张方子中注明要用真阿胶,就是强调要是东阿产的阿胶。

  

  《红楼梦》治秦氏病患之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可谓配伍得当,选药精良,炮制严格,但结局并不理想,于是肯定会有人要问了:为什么这么厉害的医生加上如此精妙的方子,最终秦可卿还是离开了呢?这正应验了一句古话:医生看病不看命。好在书中曹雪芹引有张太医之言:“人病到这个地位,非一朝一夕的症候,吃了这药也要看医缘了……”至今仍有人认为,张太医用此方没有医好秦可卿的病,是药不对症或组方不当,恐也仅仅是一家之言而已!

  

  (摘自《青囊》 陈仁寿主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


(责任编辑:郭厚杰)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