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专家呼吁患者接纳自我 积极治疗

  • 2024-05-16 14:59
  • 作者:董笑非
  •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记者董笑非) 5月19日是世界炎症性肠病日。“对于患者而言,他们需要的不仅是创新的治疗方案,更需要重新回归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杨红教授日前在强生公司于北京支持的炎症性肠病公益艺术展上说道。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克罗恩病(CD)。IBD好发于年轻人群,通常由肠道免疫系统异常引起,有终生复发倾向。患者起病缓慢,腹痛、腹泻、便血、体重减轻等症状多反复发作,如若未能及时治疗,疾病或将加重,造成如消化道大出血、肠穿孔、肠瘘、肛瘘等相关病症,大大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另据了解,目前炎症性肠病是消化内科中诊断和治疗最具挑战性的疾病之一,在我国门诊量逐年呈上升趋势。有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我国的总病例数将达到150万。目前,炎症性肠病病因尚不明确,研究表明可能与环境、遗传、肠道微生态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肠道免疫失衡有关。


  目前临床上的药物治疗有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


  而除却身体上的痛苦,对于IBD反复发作的恐惧以及疾病带来的病耻感也极大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甚至引发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而公众对于疾病的误解和歧视,更让IBD患者难以回归正常工作与生活。


  杨红表示,IBD的病因复杂,病情发展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当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接受度不足,或者因为病症而对社会生活中的表现感到担忧时,IBD复发、进展的可能性就会增加。针对IBD患者当前的迫切需求,她认为:“IBD患者首要的任务是接纳现在的自己,正视自己的身与心,在疾病治疗的同时,以更积极的心态去理解并接纳自己的内心。”该艺术展也呼吁社会给予IBD群体更多的理解和关怀。


(责任编辑:常靖婕)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