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卫生吗?配送箱标准来了!

  • 2017-08-11 11:00
  • 作者:宿志红
  • 来源:中国医药报

“速度八十迈,热乎送外卖,小哥手抓袋,就能赚几块……”您关注过外卖食品在路上的安全卫生情况吗?您遇到的外卖小哥是像打油诗里那样提着手袋就来了,还是会有完好、干净、卫生的装备?烈日高温下,您是否担忧外卖配送箱中细菌滋生从而污染了美食?最近,外卖配送箱的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有最新出台的《消毒餐饮配送箱(包)》团体标准保驾护航,外卖订餐的食品安全是否更有保障?为此,记者专门进行了走访。

     
外卖订餐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大多数人对外卖食品的口味和安全卫生情况高度关注,却对外卖小哥配送箱的卫生情况视若无睹,配送环节成为容易被忽视的食品安全死角。近日,饿了么携手百度外卖委托中国烹饪协会联合发布了行业内团体标准《消毒餐饮配送箱(包)》(T/CCA 003-2017)(以下简称《配送箱标准》),将目光转向配送环节的食品安全,对外卖配送箱清洗、消毒的过程和评价指标做出具体规范。
  

安全隐患岂容忽略
  

日前,记者走访南城香等几家外卖餐厅发现,多数消费者对外卖配送环节的卫生安全情况并不关心。“我倒是对食品本身及餐具卫生情况非常关注,因为快递员都是拎着方便袋把食物直接送到楼上,看不到配送箱,所以从未关注过配送箱的卫生安全。”一位消费者这样告诉记者。除消费者外,一些餐厅老板对食品配送环节的安全状况也不太关注。某餐厅经理表示:“通常都是快递员接单后直接来店取餐,配送箱也是由他们自己打理,具体情况不清楚。”
  

记者从美团平台了解到,一名外卖小哥平均每天配送餐食三四十单。有业内人士表示:“以这个数量为基础,箱子如果不能经常清洗消毒,尤其在目前的高温环境下,很容易出现安全隐患。”
  

“外卖配送箱对保障外卖食品卫生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表示,餐饮企业配送的操作规范存在差异,部分配送箱表面存在灰尘、污渍、破损等现象。而且由于配送箱经常装各式食品,内部也会存在汤汁洒漏、日常用品随手乱放等情况,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清理,很容易造成外卖食品污染。
  

什么样的配送箱才达标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的《网络餐饮服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十二条明确规定:“送餐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使用安全、无害的配送容器,并保持容器清洁。”对此,《北京市网络食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暂行)》《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网络食品监督的管理办法》《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等均明确规定餐饮配送工具应定期清洁消毒。
  

“尽管监管部门对网络送餐环节做出了明确规定,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尚无统一的清洁消毒标准。”姜俊贤表示,为此,《配送箱标准》规定餐饮配送箱不仅要采用具有防霉效果的材料,而且不得存放与餐品无关的物品。配送箱应采用适合的清洗消毒方法进行清洗消毒,所使用的洗涤剂应符合GB14930.1的规定,消毒剂应符合GB27952的规定,配制洗涤剂溶液和消毒液所使用的水应符合GB5749的规定。
  

针对配送箱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配送箱标准》对感官指标和微生物限量指标也做了明确规定,要求餐饮配送箱(包)内外表面应干净、无破损,不得有附着物、油渍、泡沫和异味。菌落总数小于100 CFU/cm2(每平方厘米活菌个数),大肠菌群不得检出。“这个数量是纸巾、湿巾表面菌落总数合格指标的一半。通俗讲,就是送餐消毒后内环境应该比纸巾、湿巾更干净。”《配送箱标准》起草人、饿了么高级食品安全专家苗虹介绍,在清洗消毒过程中,内外表面应分别清洗,避免交叉污染。如采用乙醇或含氯消毒剂清洗消毒,应保证擦拭材料清洁卫生。消毒后的餐饮配送箱(包)应自然晾干或烘干,或使用已消毒的抹布、纸巾等擦干,避免受到再次污染。
  

据介绍,《配送箱标准》将在中国烹饪协会成员企业的门店实施,其中有配送业务的单位推荐实施,相关操作规范也会在各外卖平台站点发放。
  

保安全须“自律”“他律”相结合
  

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将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分为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并规定法律法规对标准制定另有规定的,按现行法律法规执行。而在同年4月颁布的新修订《食品安全法》中,对食品安全标准定性为基础性的强制性标准。食品安全标准只有两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并未提及团体标准。
  

“也就是说,新修订《食品安全法》并未提到食品安全领域发布团体标准。因此,严格意义上说,中国烹饪协会携手各大平台出台团体标准不应归口到食品安全标准中定性,否则就与现行食品安全基本法存在一些形式上的衔接问题,给政府执法、企业合规带来混乱。未来或可在《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及《标准化法》修订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肖平辉表示,从标准自愿性及制定主体性质上看,团体标准大体相当于企业标准的“抱团版”,《配送箱标准》可以说是在新兴互联网领域的首次试水,具有重要的破题和示范意义,可能进一步引发网络食品零售、生鲜电商甚至跨境食品电商等主动进入团体标准发力模式。
  

姜俊贤表示:“该标准作为中国烹饪协会团体标准,属于推荐性标准,主要在协会会员企业中推广,是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自律、行业自律的一种表现。”苗虹也认为:“虽然《配送箱标准》是推荐性标准,并没有强制性的约束力,但该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对规范配送箱消毒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外卖配送行业发展迅速、良莠不齐,各个环节的卫生安全都关乎人们的健康权益,团体标准的出台将成为适应行业迅猛发展的快速反应举措。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大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对《配送箱标准》的推广和实施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他表示,在非强制条件下,不少人可能会因为“标准太严”“执行亏本”“只执行国标”等原因拒绝执行团体标准。“但关乎食品安全,在行业‘自律’的同时,真正规范网络订餐配送服务,还需要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的出台落实。‘自律’为本,‘他律’为辅,双管齐下,做到行政监管‘有形之手’和市场选择‘无形之手’有机结合,才能让消费者更加放心地吃上安全、卫生的外卖食品。”刘俊海说。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