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 2017-11-29 18:35
  • 作者:王泽议
  • 来源: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中国食品药品网

  中国医药报记者王泽议 报道  由人民网-人民健康网主办,中国人保健康协办的"首届(2017)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发展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论坛旨在深入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我国已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数据显示,到2016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3亿人,这其中有4000万人是失能半失能老人。与此同时,以家庭为单位越来越呈现出小型化、少子化的趋势,一旦家中出现失能半失能老人,整个家庭都将面临困难。如何解决老龄人口的长期护理难题,已经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人民网总编辑余清楚在论坛致辞中指出,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共享发展改革成果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


  据了解,早在2012年,青岛市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城镇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并逐渐摸索出了一套有益的经验模式。2016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在上海、重庆、广州、青岛等15个城市试点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国家卫生计生委体改司副司长庄宁在论坛上表示,长期护理保险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我国的经济环境和人口环境比较特殊,绝不能简单照搬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因此,如何根据我国国情做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顶层设计,完善长期保障体系;如何进一步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并保证其可持续性是关键,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探索。


  庄宁指出,健康中国建设强调的是共建共享、全民健康,需要更多地调动行业、政府、个人等各方面的资源。希望商业保险公司在推进长期护理保险方面能够发挥更多作用,以满足老年人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共同织就一张牢固的养老"保障网"。


  中国人保健康党委书记、总裁宋福兴认为,目前我国长期护理服务有效供给不足,主要表现在护理服务机构和床位不足、护理服务人员缺口巨大等方面。因此,迫切需要从发挥商业保险支付方功能、为护理产业提供融资平台、大力推广新技术应用等多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扩大服务供给,充分发挥市场化资源配置,共建共享健康护理生态圈。


  "我国幅员辽阔,各区域之间的文化差异和发展差异巨大,推广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应该注重差异化。" 中国保险学会会长姚庆海指出,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应该实行不同的长期照护方案。应区别不同地区,允许进行多种模式的组合尝试,比如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可以借鉴南通模式;在基本医疗结余较多的地区,则可以借鉴青岛模式,或者两种模式结合起来尝试。在实施步骤上可以分阶段实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要逐步推进,为未来建立保障体系做好准备。


  论坛还举办了"中国长期护理保险"专栏上线启动仪式。该专栏将致力于宣传国家政策,挖掘先进典型,交流工作经验,为中国长期护理保险提供传播服务和智库支持。


(责任编辑:齐桂榕)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