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包盛开“黑牡丹”——吉林省药品监管部门推进黑木耳产业扶贫纪实

  • 2018-11-02 09:47
  • 作者:叶阳欢
  • 来源: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中国医药报

  深秋时节,菌菇漾鲜、木耳溢香。10月22日,记者乘车从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县城往南,沿着蜿蜒曲折的公路翻过一座座山头行驶约40公里,来到鸡冠乡鸡冠村木耳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望不到边、整齐排列的一行行木耳菌棒,肥硕喜人的黑木耳就像一朵朵“黑牡丹”在菌包上竞相盛开,20余位工人穿行其间采摘作业。


  “两年前,这里的农业种植还是以玉米、大豆为主,农业模式还是传统的靠天吃饭。”鸡冠乡党委书记沈常阔说,因为吉林省药品监管部门的精准脱贫、产业帮扶举措,推进了黑木耳产业转型升级,一个集菌种研发、工厂化生产、“互联网+销售”的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条正在形成,黑木耳这一不与人争粮 、不与粮争地 、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的新兴食材产业,在这里遍地开花。


  下准“药方子”


  2016年,鸡冠乡鸡冠村、吉兴村成为原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脱贫包保单位,该局选派6名驻村工作人员,分别到鸡冠村和吉兴村实地开展工作。其中,刘志刚和王纵鹏分别任鸡冠村和吉兴村驻村第一书记。


  “一看粮,二看房,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五看有没有人卧病在床,六看有没啥家当。”来来回回地跑农户家核实、完善,刘志刚和王纵鹏经过反复甄别,最终确认鸡冠村贫困人口154户、242人,吉兴村贫困人口29户、40人。在两个村村支部办公室,记者看到,厚厚的几摞“精准扶贫一户一档”整齐地摆放在文件柜里。随意翻开其中一本,贫困户的基本户情、收支情况、帮扶情况、进出程序、惠农补贴等全部在册。“‘一户一档’做好了,我们就能够因户施策,精准帮扶贫困户脱贫致富。”王纵鹏说。


  扎实的调查找出了贫困户,也让“穷根子”浮出了水面:缺劳力、缺资金、缺项目、缺发展动力;因病、因学、因灾、因残而返贫。


  找准了“穷根子”,还得下准“药方子”。由于鸡冠村和吉兴村相隔不远,刘志刚和王纵鹏经常交流经验、商量对策:除了通过基础设施项目,还必须集中资金因地制宜搞产业项目,让村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2016年上半年,我们多次前往汪清县天桥岭镇、东新乡以及黑龙江鹤岗、伊春等地,对当地黑木耳产业模式进行考察,撰写近2万字的调研立项报告。”王纵鹏说,黑木耳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其生产原料是农业生产废弃物,极具发展前景。且当地属于高寒山区、早晚温差大,发展黑木耳产业得天独厚。


  2016年7月,原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拨付164万元,帮助吉兴村建立全县第一个扶贫领域产业发展项目,也是全乡第一个现代化食用菌生产工厂。


  “菌厂从2016年12月正式投产使用,两年来共约取得利润28万元,在为贫困户每人累计发放项目收益金1600元的基础上,为吉兴村集体经济积累资金10万元。”王纵鹏介绍,菌厂还为吉兴村52名村民和10名贫困户提供保洁、洗刷等就业岗位。目前吉兴村已有97%的贫困人口通过木耳产业实现了脱贫。


  菌厂改变了吉兴村原有的家庭式作坊的生产方式,用机械化取代人工作业,标准化代替差异化,真正做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在吉兴菌厂的效益带动下,吉兴村菌农已自发新建育菌室25个,鸡冠乡鸡冠村、鸡鸣村、大北村、影壁村纷纷建立了菌厂,带动着全乡菌农的发展。


  把好源头关


  菌种的优劣是黑木耳产量高低的决定因素之一。“我今年种植了12万袋、8亩黑木耳,一年能有40万元收入,比去年多增收8万余元。这多亏采用了吉冠食用菌研究所提供的菌种。”在鸡冠村黑木耳晾晒场,种植大户秦成富笑呵呵地说。


  为改变传统黑木耳制种和接种技术,提高黑木耳接种成活率和菌棒成品率,2016年12月,原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联合汪清县鸡冠乡政府在吉兴村创立吉冠食用菌研究所,成为汪清县首个集菌种开发、一级菌、二级菌、三级菌加工生产、食用菌新技术推广为一体的综合性科研单位。为保证菌种质量,研究所同吉林农业科技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签订了合作开发协议,由院长杨国会的食用菌博士团队作为技术支撑,全程负责新菌种研发、废菌袋再利用2个项目的技术指导。


  “我们选择在育种、栽培模式等技术环节寻求突破。”杨国会告诉记者,他们深入长白山腹地采集到野生木耳菌株,采用国际先进的单孢杂交育种技术,培育出抗逆性强、遗传稳定性好、产量高的优良菌株。目前,已培育研发吉冠1号纯无筋菜、吉冠2号半斤菜和吉冠黑山三个木耳菌种,从根本上解决菌种退化问题。


  吉林省药品监管部门还围绕当地木耳育菌、栽培等制约产业发展的问题,定期聘请能力突出、技术过硬、有实践经验的种植专家和大户,“手把手”为贫困户传授生产管理技术;依托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重点从食用菌的研究、开发、推广等方面,进行技术对接和指导,已让多名贫困户转变为种植木耳的行家里手。


  形成产业链


  10月23日,记者来到吉兴村山上的食用菌试验田。这里虽然隔绝手机信号、放眼望去除一间简易的钢板房外再无半点人生活的痕迹,却拥有着极为优越的食用菌生长环境。


  “俺俩都是贫困户,之前村里给安排做保洁员,现在雷晶又让俺们在这干活,一天给120元,现在一个月的收入都赶上以前一年的了。”在木耳基地干活的贫困户姜桂英和姜瑞江说。


  她们口中的雷晶是木耳基地负责人。2017年3月,在一次前来鸡冠乡考察木耳食用菌种后,浙江客商雷晶果断出资70万元在吉兴村承包20亩土地,并购置了最新的生产设备,开启了地栽木耳事业。“仅去年一年就培育出25万袋左右的菌袋,生产干木耳约10万千克,收入约75万元。我已经和江浙一带的公司谈好了,今年的木耳他们全收了。”雷晶说。今年开始,在王纵鹏的支持下,他联合同村的食用菌户成立了吉冠菌类专业合作社,统一收购,统一销售。


  吉冠菌类专业合作社是吉兴村全产业链发展木耳产业的重要一环,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经营,为贫困户种植食用菌解决资金、技术、销售问题。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签订种植、回收合同,由合作社加工生产菌袋,培养至菌袋出耳前免费发放到贫困户手里,并安排专人跟踪提供种植技术指导,贫困户只负责出耳采摘管理即可,并享受每斤高于市场价0.5元的收购价由合作社统一销售。这样的模式既能免除贫困户的后顾之忧,又能让他们学到技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


  数据显示,两年来,鸡冠村、吉兴村共脱贫120户188人,脱贫户数和人口占贫困总数的比例均为64%,贫困人口人均收入由原来的2400元/年提升到4000元/年。“实现精准脱贫,要充分发挥产业的引领作用,将产业扶贫的效益落实到每个人身上。”王纵鹏说,下一步将继续抓好木耳产业规划引导,积极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做大做强“鸡冠黑木耳”品牌,为当地更好更快脱贫致富打下坚实基础。(记者 叶阳欢)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