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瑞:来自美国的“本土药企”在中国的高光时刻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记者 落楠) “辉瑞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药企之一。今年是辉瑞进入中国的30周年,对我们来说无疑是历史性的时刻。”辉瑞普强大中华区总裁兼辉瑞中国国家经理苗天祥说。
辉瑞进入中国时,中国医药行业还是一块待开垦的“处女地”,如今中国的创新热情蓬勃,年度医药工业产值近3万亿元。扎根中国30年、在中国累计投资逾15亿美元,辉瑞见证了中国制药行业的发展,也被定格在很多纪念性画面中。“辉瑞是一家扎根中国的医药企业。”正如苗天祥所说,辉瑞已经与中国建立起深刻的纽带。
首张药品GMP证书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大连在1984以后迎来一批外资企业入驻。1989年,辉瑞在大连建立工厂,正式进军中国。
苗天祥当时是辽宁财经学院(现东北财经大学)的老师,并担任投资会计教研室主任。他曾去往辉瑞大连工厂调研,厂区优美的环境、漂亮的景观至今烙印在他的脑海中。
彼时“下海”潮流涌动,1994年,苗天祥经朋友推荐进入辉瑞工作,此后25年,他一直留在辉瑞,历任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总会计师、财务总监、辉瑞中国财务副总裁等,见证了辉瑞在中国的落地生根和发展壮大。
在苗天祥进入辉瑞三年后,辉瑞在北京成立管理中心,2007年在大连设立辉瑞亚太财务中心,短短几年内持续“加码”,展现了辉瑞对中国的强大信心。但当时辉瑞中国的业务体量并不算大,苗天祥回忆,有时甚至不及中国台湾地区。然而短短十五六年,中国医药产业高歌猛进,辉瑞中国的业绩扶摇直上,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成为辉瑞全球业务增长的新动能之一,辉瑞中国也自2011年起直接向美国总部汇报工作。
现在回过头看,苗天祥对辉瑞当初的选择有深刻的理解,政治生态良好、社会安定、开放包容的中国有着巨大的潜力,吸引着外资企业扎根于此。
改革春风拂面,中国万象更新。跨国药企在中国投资建厂的过程中,也将先进的生产理念带到了中国,推动中国医药工业向前行进。1993年,我国开始实施药品GMP认证工作。1997年4月,辉瑞大连工厂获得了中国首张GMP证书。
这张GMP证书背后有很多故事。苗天祥介绍,辉瑞的工作人员支持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GMP)的编写工作。“辉瑞在170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操作规范,通过整理企业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辉瑞为中国GMP制度的建设贡献了力量。”他说。
做对的事情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快新药审批上市的速度,让辉瑞和其他制药企业的创新药物能更快地惠及患者。同时为了进一步降低患者负担,2018年国家又举行肿瘤药物谈判、降低和取消进口药物关税等举措,对此辉瑞都大力支持并积极参与。”在苗天祥看来,辉瑞的理念是服务病患,“辉瑞不仅仅是创新产品的研发生产者,更应该是中国大健康生态体系的建设者和价值提供者。”
代表性事件之一就是辉瑞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理念的积极推广。苗天祥说,辉瑞是抗生素生产商之一,但却不鼓励滥用抗生素。2013年以来,辉瑞通过建立高质量的耐药监测系统和搭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专业队伍,支持中国政府提高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理念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的提升。
中国广阔的基层市场吸引着跨国药企深耕。在推动渠道下沉、将创新药物送到基层患者手中的同时,辉瑞也加强医生教育,为他们输送新的用药知识,让创新药能得到合理使用。
“我们认为疾病的预防和患者教育与药物治疗同样重要,因此致力于构建医疗健康生态系统。”苗天祥介绍,辉瑞利用自身在医疗领域的特长和经验,与有关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和社会组织合作,积极投身于各种疾病宣传、健康教育、社区卫生以及医务人员培训等项目。
在我国心脑血管发病率持续上升的背景下,辉瑞实施“拐点”项目,通过支持提高基层医生的疾病诊疗能力等方式推动中国心脑血管疾病管理,助力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由升转降的“拐点”早日到来。
辉瑞还支持了《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2017)》的制定和发布,这一指数以五大维度、52个细分指标构成综合评价体系,反映了全国及地区人群整体心血管健康状况、心血管病流行和防控,也综合衡量了我国全人群心血管疾病从预防到治疗等各阶段的发展状况、发展模式和治理结构,能辅助地方政府进行决策和资源调配。
令苗天祥欣喜的是,这一指数正在为中国地方对抗心血管疾病发挥作用。例如,山东率先发布地市级心血管健康指数;湖北省宜昌市2018年初完成了该市心血管健康指数的评估,并制定了相应的干预计划。
为健康中国助力
2018年是令辉瑞振奋的一年。辉瑞的两个产品在中国获得上市批准。“我们原本预算这两个产品要用更长的时间才能获批。”苗天祥表示,制药行业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联系十分密切,而中国正在进行的药政改革让药企看到了更大的机遇。
挑战同样袭来。然而,尽管化学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和“4+7”带量采购试点让跨国药企承担着药品价格下行所传导的压力,辉瑞依然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目前辉瑞在中国上市的创新药物超过60个,其治疗领域涵盖了心脑血管及代谢、抗感染、中枢神经、疫苗、抗炎镇痛、抗肿瘤、泌尿等。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和加快在华新药引进的力度和速度。”苗天祥说。
辉瑞正在持续加大在中国的研发投入。继2005年在上海成立辉瑞中国研发中心、2010年建立辉瑞武汉研发中心后,2016年辉瑞又在杭州成立辉瑞全球生物技术中心。这些中心的研发人员能参与新药研发的每一个进程,为中国高发疾病提供治疗方案。
辉瑞也与中国的创新药企合作,优势互补,开发药物。2018年1月,辉瑞授权苏州开拓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独家开发、生产和商业化一款肿瘤抗体新药,针对中国高发的肝癌开发新药。2018年2月,辉瑞与科辉先导医药研发有限公司签订了一项为期两年的研究合作协议,双方将一起开展药物的筛选与合作,针对多个治疗领域的预选靶标,开发新的化合物。
与本土企业合作,不仅能为中国的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也能为疾病治疗提供中国智慧。苗天祥明确表示,未来,辉瑞将与中国企业开展更加丰富、多元的合作,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辉瑞方案。
(责任编辑:)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