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药监局:扶贫,要把群众放在心上

  • 2020-05-23 10:51
  • 作者:胡芳
  •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中国食品药品网(记者胡芳)“省药监局驻村扶贫工作队对我们帮助特别大,帮我们想办法、做工作;我们有什么问题、困难,他们都及时解决。”5月8日,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八里甸子镇韭菜园子村村民委员会主任杨茂盛对记者说。


  韭菜园子村是原辽宁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定点帮扶点,2014年起成立扶贫队驻村。机构改革后,辽宁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承接了相关扶贫工作。资料显示,韭菜园子村现有住户553户,户籍人口1980人;现有建档立卡户72户,建档立卡人口174人。2017年、2018年所有建档立卡户依次全部脱贫,2018年贫困村摘帽。


  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2019年3月,辽宁省药监局张欣宇、袁其鑫和此前就驻村的藏振鸿3人组成了新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其中张欣宇为工作队队长。


  干部驻村帮扶,既是一项政治任务,更是一项民心工程。在辽宁省药监局的全力支持下,驻村扶贫工作队做到了“人在村里,村民在心上”。


  “效益好了能分红,为啥不愿意”


  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但韭菜园子村到底适合发展哪些产业?


  为确定产业项目,扶贫工作队深入建档立卡户、村民代表以及党员代表等家庭,组织召开由村民组长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听取了村民的意见和建议。经过讨论,他们将目光投向了规模化发展风险低、市场长期稳定的种养殖业:养牛、平地山野菜和地道药材等。


  韭菜园子村有养牛的习惯,但要把养牛做成产业,并不是全村的牛聚在一起就行。经过讨论,规模化养牛一共有三种方式:一是大户带动;二是联户经营;三是合作社经营。


  “每个项目都关系村民切身利益,我们不能替村民们做决定。”张欣宇说。为此。扶贫工作队积极参与项目研究,从养牛项目到底有多大风险、牛犊长成成牛需要多长时间、什么样的人适合规模化养牛等,与村民、有经验的养殖户以及农业专家沟通请教。


  结合实际情况,韭菜园子村最后确定采用“大户带动”的方案,即由村里3名有资金、有能力的养牛大户带头养牛,吸纳村里20多个建卡立档户和移民户,将基础设施建设好,搭建起养牛平台。据悉,养牛项目由村民自筹外加政府补贴,已投资500余万元用于牛场建设、雇用劳动力、购买牛犊等,现牛场建设已经接近尾声,200多头牛犊已经长成成牛。


  “村民愿意做规模化养牛吗?”记者问。面对记者提问,韭菜园子村党支部书记邹尊威反问道:“养牛项目是家家户户都有股份,效益好了就能分红。村民为啥不愿意呢?”他告诉记者,“2019年我们投入的少,今年准备再投部分资金。”


  把村里的大米打造成品牌


  在桓仁,有一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那就是桓仁大米。桓仁大米是东北大米中的翘楚,原名京租米,以其毛长、粒黄、口感好而闻名遐迩。但在韭菜园子村,好米却没能卖出过好价钱。


  秋天到了,韭菜园子村的水稻成熟了,沉甸甸黄澄澄甚是好看。这些大米要是能有个好销路,村民又可以增收了。但是扶贫工作队发现,卖米看似简单,其实里头的道道也很多:稻粒的市场收购价约为1.3~1.4元/500克,经过精加工成能得到5成的大米(另外5成分别为3成的稻糠、1.5成的碎米和0.5成的坏米),市场收购价约为2.2元/500克。但市面上有品牌的桓仁大米价格远比这个高。


  “酒香也怕巷子深;好米必须要卖出好价格。”张欣宇说。在帮村民销售大米方面,扶贫工作队开始了新的尝试。杨茂盛带几位种粮大户,以高出市场价的价格收购村里建档立卡户的稻粒后,张欣宇在距离村几十公里的地方找了一家加工点,对其进行精加工,再用无纺布的袋子将加工好的大米进行分袋包装,贴上留有电话号码的标签,再在微信朋友圈里以3.5元/500克左右的价格进行销售。因为米质好,韭菜园子村的大米很快就得到市场认可。截至2019年11月中旬,张欣宇共为贫困户卖出了2万余斤大米,销售收入达到8万余元。


  “在我们村,米是好米。但由于土地都已承包了,每家都是十亩八亩地,单个很难打造出一个品牌。扶贫工作队帮我们卖米,不仅让市场知道了我们村的大米好,还让我们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杨茂盛说。


  2019年底,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协助下,村里的种粮大户联合有水稻田的建档立卡户筹建了水稻种植合作社,实现从选种种植到包装加工再到定价统销一条龙服务,打造属于韭菜园子村自己大米品牌。杨茂盛说,当初卖米的收入将作为合作社的启动资金。


  今年初,驻村扶贫工作队协调县扶贫专项资金19.8万元用于韭菜园子村集体购置水稻加工设备,进一步助力韭菜园子村大米产业发展。据悉,辽宁省药监局也将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


  “这都是帮扶单位帮我们的”


  得益于辽宁省药监局的支持,驻村扶贫工作队做的还有很多:


  引水。韭菜园子村用的“自来”水是山上引下来的活水。但由于蓄水池有破损,蓄的水比较少,一到冬天水就冻住了。驻村扶贫工作队出资将蓄水池进行了修缮,水量一多也就不容易冻上,方便村民用水。为进一步解决村民用水需求,驻村扶贫工作队协调县水利部门为村里打了三口井。


  修桥。村里有一座钢丝吊桥,因年久失修,两岸村民出行不太安全。为此,驻村扶贫工作队对这座吊桥进行了修缮,不仅重新固定了桥基,还更换了桥面的木板。“我们还打算再给村里修一座漫水桥。”张欣宇说。


  照明。驻村扶贫工作队还在村里的文化广场增设了8盏广场灯,有了这8盏灯,村民们跳广场舞、孩子们在广场上嬉戏奔跑更踏实了。


  那水、那桥、那灯,无一不悄然改善着韭菜园子村村民的生活。杨茂盛还告诉记者:“我们的新村部、党员活动室、阅览室等以及办公用品都是帮扶单位帮忙建设支持的,前后差不多花了二三十万元。”


  数据显示,2019年,韭菜园子村人均年收入10600元,建档立卡户人均年收入6000元以上。以村里一位80多岁的孤寡老人为例,依靠政府的各种保障和帮扶,一年的现金收入也可有两三万元。


  今年3月23日,辽宁省药监局获得2019年度省(中)直定点扶贫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满雪)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