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力量驱动产业蓬勃向前 ——2020年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政企学研共话医药发展热点

  • 2020-08-30 12:20
  • 作者:落楠 满雪
  •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记者落楠 满雪)  8月29日,以“创新力量”为主题的2020年(第37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在珠海拉开序幕,当天举行了十余场闭门会和会前会。后疫情时期,医药企业如何创新布局?医药产业如何打造新增长极?围绕这些话题,政企学研共话医药热点,探寻答案。


  新洞见:创新企业乘风破浪


  当前,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医保“腾笼换鸟”推动制药产业创新发展,医药行业正处于升级换挡阶段,企业转型需求迫切。新药研发领域风起云涌,竞争激烈。


  机遇与挑战并存,创新药企业如何乘风破浪?在“洞见·新药研发战略论坛”上,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经理兼全球研发总裁张连山一语中的:“未满足的临床需求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未来,中国创新药研发将向着新靶点和新技术加速前进。”


  医药产业格局重构,一批企业顺势而为、布局创新,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差异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张连山以恒瑞医药为例介绍,恒瑞医药聚焦乙肝、肝癌、非小细胞肺癌等中国高发疾病,利用丰富的产品管线探索组合疗法,同时开展国际化部署、前沿技术布局,抢占发展先机。


  有的企业则另辟蹊径,譬如劲方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定位为机制驱动的创新药企业,以深入的免疫学研究为基础,聚焦关键机理与通路进行药物研发。企业创始人兼董事长吕强认为,以机理发现治疗靶点、再针对靶点开发治疗手段,将成为更多创新公司的选择。


  创新研发需要巨大的投入。业界流传着“双十定律”,即一款新药从研发到上市,需要历时10年、投入10亿美元。在新药创制的过程中,企业通常需要外部资本不断注入,助推研发。哪些类型的企业更受资本青睐?国投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倪琳给出了她的观点。


  在她看来,由于热门的抗肿瘤药物研发赛道拥堵,资本正在改变“审美观”,发掘新赛道。她指出,未来5年,资本倾向于流入风险更高、创新程度更高的药品研发领域。


  新视角:药品流通企业承压前行


  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正在深刻影响医药行业。面对降价的灵魂拷问,不仅制药企业承受压力,作为配送商的物流企业利润空间同样受到挤压。在“中国医药流通改革发展论坛”上,集采同样引领着话题。


  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史录文报告的主题就是“开展药品集中采购,推动构建药品生产流通新格局”。他表示,国家药品集中采购之前,药品流通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与信用体系建设落后、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不健全、传统的招标采购模式存在弊端,亟需构建科学、高效、统一的药品流通监管体系。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正是推动解决有关问题,整治药品流通秩序、降低虚高药价的探索。


  “医保部门通过把药价中不正常的流通成本挤出去等,来发现真实的药价。”史录文观察到,每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中标药品的平均降价幅度都在50%左右,这包含着流通环节的“水分”;集中采购规则也在调整优化,第三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最大可中选企业数量增加,且药品品规更多。


  “药品价格下行压力较大,对医药流通行业规模起收缩作用。但集采之后药品配送更集中,促进了大型流通企业规模扩张。”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程俊佩分析2019年医药流通行业运行特点时指出,政策为行业带来双向影响,大型药品批发企业销售增长稳中有升。


  她预判未来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趋势,表示流通企业服务医院、药店、诊所乃至终端消费者等多维度客户成为必然;行业并购重组更趋稳健,强强联合将成为主流;此外,医药供应链产业融合向纵深发展、药品流通零售化趋势明显,要求企业加强医药物流服务能力和专业药学服务能力建设。


  在她看来,医药流通企业的发展逻辑正在改变。过去十年,很多流通企业的扩张或基于兼并整合扩大规模,或通过提供解决方案提升市场份额,但是,未来,流通企业要更加重视精细化管理和效率提升,以打造智能化的服务体系和终端消费者的专业化服务能力强化竞争力。她说:“2020年对流通企业来说,可能是创新元年。未来3~5年的发展,可能决定整个流通市场的竞争格局。”




(责任编辑:郭婷)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