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骨巨细胞瘤转移确诊即可药物介入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记者董笑非) 骨巨细胞瘤的治疗已不局限于手术、放疗等治疗手段,药物治疗可在确诊骨转移时介入——这是记者在日前于北京举办的 “2020年骨健康论坛”上获知的消息。
骨巨细胞瘤是一种原发性骨肿瘤。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主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肉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牛晓辉教授介绍,患者高发年龄为20-40岁,因症状没有特异性很难做到早筛,患者只有出现疼痛或者骨折等症状后去医院就诊,确诊要通过影像学和病理学的检查。
对于肿瘤患者而言,“转移”这个词可谓是一个梦魇。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乳腺肿瘤科主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江泽飞教授表示,虽然骨转移不像脑转移或者肝转移对生命造成影响,但是骨转移对生活质量的影响非常大。
骨转移常预示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和生存期的缩短,而且随着骨转移的疾病进展将带来的一系列骨相关事件(SREs),包括病理性骨折、需要骨放疗、需要骨手术和脊髓压迫,给患者带来严重的骨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行动能力。数据显示,晚期恶性肿瘤容易出现骨转移,在临床上不同的癌症骨转移率分别为:乳腺癌65%~75%,前列腺癌65%~75%,多发性骨髓瘤70%~95%,肺癌30%~40% 等。
所以,对于骨转移来说,预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癌症患者骨健康临床实践指南(2014年)指出:为预防SREs的发生,建议在确诊骨转移后立即开始使用骨改良药物,以延迟首次SREs的时间,并减少后续SREs。
“针对复发性、无法切除或者不能手术切除的骨巨细胞瘤患者,地舒单抗可以起到控制疾病的作用,也可以降低手术中的出血,降低手术风险。”牛晓辉说。由于其具有抑制骨破坏和增加骨密度的作用,用于实体瘤骨转移患者的骨相关事件预防的适应证,2010年就已经获得美国FDA的批准。
江泽飞表示,骨改良药是在骨转移发生过程中能够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使得骨破坏能够被控制,所以确诊骨转移就可以用。伴随着病人骨转移过程中,应该全程使用,但在使用过程中还是要监控不良反应,评估患者的身体情况和骨骼的情况。同时,骨转移的治疗应该更加系统化,多学科的合作以及全程管理对于患者来说也非常重要。
(责任编辑:张可欣)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