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出早期预防仍是降低食管癌发病率关键

  • 2020-09-11 14:37
  • 作者:李硕
  •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 “我国每年新发食管癌病例约24.6万例,死亡约18.8万例,均占全球数量的一半以上”“食管癌早期症状隐匿,筛查难度大,70%的食管癌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目前,我国中晚期食管癌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20%”……在9月6日召开的北京癌症防治学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食管癌治疗领域有关专家透露了这些数据。


  “免疫治疗手段让食管癌患者看到了曙光。”北京癌症防治学会轮值理事长、消化道肿瘤防治工作委员会主委、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沈琳认为,在精准筛选优势人群的情况下,尽可能让创新药物广泛精准地覆盖这些患者,是提高食管癌治疗水平与患者生存率的关键之一。她呼吁,社会各界力量应凝聚起来,提高药物可及性,例如通过国家医保切实惠及中国食管癌患者。


  “近几年,我国新药上市政策有了极大改革,我们希望有更多创新好药通过国家新药审评审批的绿色通道尽快进入临床,更早惠及患者”。食管癌专委会顾问、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樊青霞对记者表示。


  食管癌的致病因素复杂,常与地域环境、饮食习惯、遗传易感基因的突变等有关。樊青霞表示,“食管癌早期没有很特别的症状,患者可能会有异物感、灼烧感、吞咽困难等症状,很容易被忽略。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建议去做胃镜筛查。”


  专家们纷纷表示,预防是降低食管癌发病率的关键。“比如口腔缺牙,不细嚼慢咽,食硬食物、烫食物等,这些有可能造成食管上皮物理、化学、生物性损伤的做法,是普遍认为的致病诱因。”食管癌专委会顾问、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遗传学研究室主任柯杨告诉记者,食管癌的早期预防需要公众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此外,她还介绍了目前精准筛查和机会性筛查的手段,指出预防也是接下来食管癌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尽管中国食管癌研究起点较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但专家们纷纷表示,中国在学术研究、诊疗水平和患者生存方面都具有极大的改善潜力。“我们期待能有一个汇聚中国多学科专家及医生的平台,为世界食管癌研究贡献中国力量。”沈琳表示。


  据悉,本次成立的北京癌症防治学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吸纳了来自全国超过70所医院的包括内科、外科、放疗科、影像、病理科等学科的临床医生以及从事基础医学研究的学者,下一阶段专委会将通过开展食管癌转化和临床研究、推进多学科综合治疗、建立资源共享的食管癌诊疗数据库、推进食管癌诊疗规范、成立青年委员会等方式推动食管癌研究,旨在引领我国食管癌综合诊疗水平进入新阶段。(李硕)


(责任编辑:张可欣)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