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履职记|全国政协委员岳秉飞:统筹动物模型资源 心系创新药物发展

  • 2021-02-27 10:06
  • 作者:蒋红瑜
  •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记者蒋红瑜) 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时任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以下简称中检院)实验动物资源研究所实验动物质量检测室主任岳秉飞提出,尽快解决实验用猴供应短缺问题。


  时隔12年,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检院研究员岳秉飞将再次在提案中建议——促进实验用猴的产业化发展,做大做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


  12年是一个轮回,岳秉飞为何将再次提交这样的提案?这源于2020年他参加的几次会议。


  “现在是‘一猴难求’。”


  “供应紧张将严重影响我国生物医药科研与检验的发展。”


  ……


  太多焦虑的声音令岳秉飞寝食难安。因此他打算“旧事重提”,在今年两会上建议制定扶持相关行业发展的政策。


  “我国对动物资源非常重视,建立了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的资源库,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数量少,需要有关管理部门将猕猴等动物资源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资源管理,制定发展规划,把资源掌握在自己手里。”岳秉飞介绍,实验用猴广泛应用于生理、心理、神经、传染病等研究,特别是在这次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中,其作为动物模型起到了关键作用。


  动物资源、动物模型一直是岳秉飞提案中的关键词。除了上述问题外,岳秉飞还打算呈交“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致癌性评价替代方法的建立,解决我国新药创制体系中的短板问题”的提案。而这个提案事关小鼠动物模型。


  据了解,经过充分验证、并获得官方与业界认可的致癌性小鼠模型,是开展新药致癌性评价的关键。近年来,我国新药研发已渐成燎原之势,对致癌性转基因小鼠模型的需求越来越大,按照ICH(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国际协调会议)致癌性试验指南要求,满足单个药物的致癌性评价试验至少需要300只小鼠,每年预计约有20个新药需要开展致癌性评价,实际需求数量可能更大。


  “我国在该模型资源上长期依赖进口。这也是我国新药创制体系中卡脖子的短板技术问题。”岳秉飞介绍,中检院从事致癌性小鼠模型研究已经持续十多年。该院建立的第一代致癌性模型小鼠于2013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第二代模型的专利申请工作也正在进行中,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目前,中检院拥有专利的小鼠模型已经建立足够种群,完成资源保存,具备每年满足18个ICH指南要求的致癌性动物数量需求,完全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要。


  但该模型用途不同于一般科研,产生的数据直接用于新药申报,故亟需获得国际或者国内相关实验室的验证。


  “去年两会期间,我呼吁‘建立国家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创新中心’,相关部门迅速响应,将建立国家动物模型技术创新中心提上了日程。在统筹动物模型资源,促进医药产业发展的道路上,我相信我们国家将越走越好。” 岳秉飞说。


  记者手记:


  2008年,岳秉飞当选全国政协委员。14年来,他提交提案近50件,大多聚焦于药品质量安全、合理用药、药师立法、人工智能应用、动物模型资源、健康中国建设等方面,并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积极回应与落实。


  岳秉飞一直将“认真履职尽责,敢于担当作为”这句话放在心上。作为药品检验检测领域的一名专家,他及时了解、掌握和反映行业各方面的诉求和困难,尽可能促使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责任编辑:张可欣)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