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贵中药材识别•天麻 | 医经论述及临床运用

  • 2021-05-08 15:44
  • 作者:
  •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名称来源

【来源】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elataBl.的干燥块茎。


【别名】天麻,原名赤箭,始载《本经》,宋代《开宝本草》始收载天麻之名。明代《本草纲目》中将二者合并,称“天麻即赤箭之根”,又叫明天麻,还有神草《吴普本草》、独摇芝《抱朴子》、定风草《药性论》、离草、鬼督邮、合离草、离母《图经本草》之称。日本人称之为鬼箭杆、盗人脚等。


【性状】本品呈椭圆形或长条形,略扁,皱缩而稍弯曲,长3~15cm,宽1.5~6cm,厚0.5~2cm。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纵皱纹及由潜伏芽排列而成的横环纹多轮,有时可见棕褐色菌索。顶端有红棕色至深棕色鹦嘴状的芽或残留茎基;另端有圆脐形疤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角质样。气微,味甘。以质地坚硬沉重,有鹦哥嘴,断面明亮、无空心者为“冬麻”,质地轻泡、有残留茎基、断面色晦暗、空心者为“春麻”。


【产地】野生天麻广泛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陕西、湖北、甘肃、安徽、河南、江西、湖南、广西、吉林、辽宁等地。以贵州西部,四川西南部及云南东北部所产为地道药材,质量尤佳。


【采收加工】采制:春季3~5月间采挖为“春麻”;立冬前10~12月间采挖的为“冬麻”,质量较好。将挖出的箭麻(块茎)洗净,擦去粗皮,及时浸入清水或白矾水,然后捞起,入沸水中煮或蒸至无白心为度,如煮后出现天麻膨胀,需趁热用竹针穿刺放气后压扁,摊晾于通风处至半干,再晒干或微火烘干。冬麻饱满质沉而质佳,春麻多为留种后挖出的母麻,体轻中空表面多皱,质次。


姜制天麻:①挖出根茎,擦去外皮,除去残茎杂质,洗净,滤干;b生姜5kg,加水40kg,煮取30kg;然后浸泡100kg天麻,吸尽姜汁;③天麻润透体软后,蒸3~4小时,取出,放冷,然后(切片)干燥。


【天麻选购】天麻以个大、肥厚、完整、饱满、色黄白、明亮、呈半透明状,质坚实、无空心为佳。


【性味归经】甘,平。归肝经。


【功能主治】平肝息风止痉。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注意】《雷公炮炙论》:“使御风草根,勿使天麻,二件若同用,即令人有肠结之患。”


医经论述


历史沿革


天麻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名为赤箭,并言:“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宋《开宝本草》称之天麻。


《名医别录》:生陈仓川谷、雍州及太山少室。


《唐本草》:赤箭是芝类:“茎似箭杆,赤色,端有花。”


《开宝本草》:生郓州、利州、太山、劳山诸处。


《本草图经》:今汴京东西、湖南、淮南州郡皆有之。


《本草品汇精要》:邵州、郓州者佳。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二者合并,称“天麻即赤箭之根”。


各家论述


《本草衍义》:天麻,用根,须别药相佐使,然后见其功,仍须加而用之,人或蜜渍为果,或蒸煮食,用天麻者,深思之则得矣。李杲:肝虚不足者,宜天麻、芎穷劳以补之。其用有四:疗大人风热头痛,小儿风痫惊悸,诸风麻痹不仁,风热语言不遂。


《纲目》:天麻,乃肝经气分之药。《素问》云,诸风掉眩,皆属于木。故天麻入厥阴之经而治诸病。按罗天益云:眼黑头旋,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治。天麻乃定风草,故为治风之神药。今有久服天麻药,遍身发出红丹者,是其祛风之验也。


《药品化义》:天麻,气性和缓,《经》曰,肝苦急,以甘缓之。用此以缓肝气。盖肝属木,胆属风,若肝虚不足,致肝急坚劲,不能养胆,则胆腑风动,如天风之鼓荡为风木之气,故曰诸风掉眩,皆属肝木,由肝胆性气之风,非外感天气之风也,是以肝病则筋急,用此甘和缓其坚劲,乃补肝养胆,为定风神药。若中风、风痫、惊风、头风、眩晕,皆肝胆风证,悉以此治。若肝劲急甚,同黄连清其气。又取其体重降下,味薄通利,能利腰膝,条达血脉,诸风热滞于关节者,此能疏畅。凡血虚病中之神药也。


《本草新编》:天麻,能止昏眩,疗风去湿,治筋骨拘挛瘫痪,通血脉,开窍,余皆不足尽信。然外邪甚盛,壅塞经络血脉之间,舍天麻又何以引经,使气血攻补之味,直入于受病之中乎?总之,天麻最能祛外束之邪,逐内避之痰,而气血两虚之人,断不可轻用之耳。


《本草正义》:天麻气味,古皆称其辛温,盖即因于《本草经》之赤箭,而《开宝》、甄权诸家,称其主诸风湿痹,冷气瘫痪等证,皆因辛温二字而来,故视为驱风胜湿,温通行痹之品。然洁古诸家,又谓其主虚风眩晕头痛,则平肝息风,适与祛风行痹宣散之法相背。使其果属辛温宣散,则用以治虚风之眩晕头痛,宁不助其腾而益张其焰?何以罗天益且谓眼黑头眩,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治?从此知果是风寒湿邪之痹着瘫痪等症,非天麻之所能奏效也。盖天麻之质,厚重坚实,而明净光润,富于脂肪,故能平静镇定,养液以息内风,故有定风草之名,能治虚风,岂同诳语。今恒以治血虚眩晕,及儿童热痰风惊,皆有捷效,故甄权以治语多恍惚,善惊失志,东垣以治风热,语言不遂,皆取其养阴滋液,而息内风。盖气味辛温之说,本沿赤箭之旧,实则辛于何有,而温亦虚言。


《日华子本草》:助阳气,补五劳七伤,通血脉,开窍。


《本草汇言》:主头风,头痛,头晕虚旋,癫痫强痉,四肢挛急,语言不顺,一切中风,风痰。


临床运用


应用


*用于头晕目眩。治肝阳上亢的眩晕,可与钩藤、石决明等配伍;如风痰为患引起之眩晕,又可与半夏、白术、茯苓等同用。


*用于热病动风、惊痫抽搐。对高热动风、惊痫抽搐、角弓反张者,常与钩藤、全蝎等配伍同用。


*用于头痛、痹痛、肢体麻木。配川芎等以治头痛,配全蝎、乳香等以治痹痛等。此外,对于肢体麻木、手足不遂,常配当归、牛膝等,则为临床所常用。


主治


●头痛、头昏、眩晕、偏头疼、脑风、眼花。


●语言蹇涩风寒湿痹、四肢痉挛、小儿惊风。


●能提高肌体免疫功能,改善心肌和脑的营养血量,提高耐缺氧力。


●具有改善记忆、镇静、降血压、抗炎等功效。


●对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症也有显著的疗效。


●对神经麻木、风湿关节炎疗效最佳。


作用可归结为“三抗、三镇、一补”,即抗癫痫、抗惊厥、抗风湿;镇静、镇痉;补虚。


注意事项


使用天麻时“药不对症”是引起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使用天麻时应注意这样几点。


●凡病人见津液衰少,血虚、阴虚等,均慎用天麻。


●重视配伍应用。《本草衍义》有“天麻须别药相佐使,然后见其功”的记述。古今医家很少单味使用天麻,而多根据不同病症组方用药。如:半夏白术天麻汤、天麻钩藤饮、天麻丸等。临床证明,单独使用天麻的效果不佳或者效果不确定。


●即使针对肝阳上亢、痰阻经络等实证时,使用天麻也要详审病情,把握病机,随症加减,方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天麻不宜合久煎。天麻的主要成分为天麻苷,遇热极易分解。天麻与他药共煎会因热而失去镇静镇痛的有效成分。所以,天麻最好先用少量清水润透,待软化后切成薄片,晾干或晒干研末,用煎好的汤药冲服,或研末入丸、散服用。

 

●使用单味天麻或天麻制剂时,如出现头晕、胸闷气促、恶心呕吐、心跳及呼吸加快、皮肤瘙痒等时,应立即停药,症状严重者应及时到医院诊治。(摘自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名贵中药材的识别与应用》)


名贵中药材的识别与应用

购书链接

(责任编辑:刘思慧)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