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中药监管科学 服务中药科学监管

  • 2021-09-10 13:57
  • 作者:李菲菲 雷海民
  •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监管科学萌芽于20世纪70年代,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并在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迅速发展,取得了较大突破。2019年4月,我国国家药监局启动了中国药品监管科学行动计划。2019年6月,国家药监局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分别合作共建中药监管科学研究院(中心),开启了我国中药监管科学研究的先河。


  国外的监管科学研究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战略重心和实施路径。相比于化药、生物药、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监管科学,中药监管科学在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同时,更要注重自身的特点规律,围绕中药监管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研究规划和实施路径,支撑中药传承创新,让中医药瑰宝大放异彩、惠及世界。


  中药监管科学的科学内涵


  中医药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哲学智慧、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为人民的生命健康和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独特且不可或缺的贡献。“十三五”以来,国家政策大力鼓励支持中医药发展,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一系列意见法规密集出台,中医药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2020年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中药注册分类共有4类,分别是中药创新药、中药改良型新药、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及同名同方药,相比于2007年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9类注册分类,体现了国家药监局对中药新药注册管理指导思想的转变,突出中药特色和尊重中药研发规律,这一转变也让中药新药监管面临巨大挑战。优化中药审评审批管理,完善中药注册分类管理,亟需强有力的抓手,而这也正是中药监管科学产生的意义。


  中药监管科学赋能中药科学监管,首先需要厘清中药监管科学的概念及其科学内涵。


  监管科学是立足实践、面向决策的科学,是一门在实践、创新和应用中发展起来的科学,其关键是实践性,灵魂是创新性,核心是应用性。监管科学的要旨不是得到真相本身,而是实现“可用的真理”,帮助监管做出决策。中药监管科学是一门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运用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实践,以中药监管决策(中药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的评估与决断)为研究对象定向研发新工具、新标准、新方法和新技术,提升中药监管效能的新兴科学。


  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中药监管科学的科学内涵,应考虑从战略规划、定向研究和学科体系三方面进行探索。


  战略规划:中药监管科学是我国药监部门对中医药创新发展提出的重大举措。作为支撑监管机构做出科学决策、进行科学监管的科学,中药监管科学要做到切实回应中药监管需求、破解中药监管难题,所研究的内容、解决的问题必须是整体的、系统的,甚至是超前的,需要站在国家的角度,整合多方资源,从药品监管全局的高度对中药监管科学作出顶层设计,用战略思维去研究部署和解决中药新药注册管理指导思想转变带来的监管新挑战,规划中药监管科学重点发展方向、重要任务以及实施路径。


  定向研究:主要为中药监管科学战略规划的具体实施。找准中药监管科学研究切入点,集中突破一些监管急需的、核心的、共性的关键技术,力争3-5年形成一条线,5-10年形成一个面,以此带动中药监管科学的蓬勃发展,实现中药科学监管的技术体系支撑。同时,中药监管科学还应对中药产业和中药监管中存在的不相适应问题保持敏锐,能够主动识别中药监管风险,并及时组织展开相关监管科学研究,通过监管工具、标准、方法或技术的创新,用以支撑中药监管政策始终适应中药产业的变化发展,持续提升中药监管和服务能力。


  学科体系:学科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是中药监管科学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学科体系建设中,设置满足未来中药监管需要的课程则是需要考虑的重点。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建立起相对成熟的监管科学学科体系,课程以监管科学为核心,涉及法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紧密贴合监管实际,这些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在此基础上,应积极探索具有我国特色的中药监管科学学科体系,逐步构建起中药监管科学理论研究,并以此指导中药监管科学实践。作为中药监管科学研究基地之一,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监管科学研究院依托大学中药学院双一流学科“中药学”向下增设中药监管科学研究方向,并已开展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工作。


  中药监管科学的重点研究方向和任务


  我国中药监管科学起步较晚,但恰逢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国家药监局对中药新药注册管理的指导思想作出转变这一重大机遇,突出中医药特色,尊重中药研发规律,给中药监管科学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国家药监局启动的中国药品监管科学行动计划第一、二批重点项目中均涉及到了中药监管科学方向的课题,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同时,国家药监局分两批共评定了117家重点实验室,其中,中药方向为27家,占重点实验室总数的23%,与化药、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和创新性前沿技术领域相比,占比最高,体现出国家药监局对中药监管科学发展的重视。


  依据国家药监局与中药监管科学基地的合作任务分工,结合中药监管科学研究实际,梳理和总结中药监管科学的重点研究方向和任务包括以下三方面。


  中药监管政策法规及指导原则等研究:国家监管部门出台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药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及配套的一系列技术指导原则(含试行),对中药审评审批进行改革,解决原有中药审评中存在的问题,已搭建起符合中药特点的注册管理制度和技术评价体系。为了使现有法规技术指导原则有效落地,还需要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临床试验“三结合”中药注册审评证据的评价技术和方法研究;中药审评的真实世界证据技术评价要求;医疗机构制剂转化为中药新药研究的相关审评指导原则研究等。


  中药监管科学关键技术与标准规范研究:传承创新中医药发展,亟待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医药特色的中药新药全生命周期评价的新工具、新标准、新方法和新技术,主要任务包括中药材和饮片质量标准研究、中药质量控制与安全评价研究、中药安全和疗效综合评价技术和工具研究等;中药注射剂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精准中药体系的建立;利用现代大数据等新技术,研究构建以数据为核心的中药智慧监管模式,如构建中药安全警戒与预警系统、中药全程溯源平台及其质量动态监测网络体系等。


  中药监管科学学历教育及人才培训:开展中药监管科学学历教育,包括本科、硕博研究生学历教育;开展中药监管科学方向的博士后培养,加强中药监管科学和中药监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结合继续教育和人才培训,协助监管部门优化完善中药监管基层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监管科学研究院按照国家药监局的任务分工安排,依托大学中药学院的优势教学和科研资源积极开展和推进多项中药监管科学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果。其中,研究院张冰教授团队针对中药临床安全应用的复杂性,构建了中药药物警戒“四维联动”研究平台,并已在中药药物警戒研究领域展开应用,以期有效服务于中药监管;研究院魏胜利教授团队在建设精准药材智能定制及全程溯源监管平台系统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学历教育方面,研究院已于2020年起开展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此外,研究院还与相关监管部门联合申报了2021年中国药品监管科学行动计划第二批重点项目。


  中药监管科学精准服务中药科学监管


  中药监管科学目前重点研究的各项任务,较为全面的聚焦了中药监管工作中面临的突出现实问题,后续要持续推进并不断强化中药监管科学研究,从而使产生的新工具、新方法、新标准、新技术等精准服务于中药监管决策。


  如何围绕监管部门的评价标准系统精准地实施研究,在中药新药从受理,到审评、核查、评价等,一直到最后做出决策的标准方面给监管部门提供科学支撑,也是中药监管科学应该思考的问题。如在中药新药注册受理环节,申请提交材料的信息存储、交换和共享方面就涉及信息系统建设,信息传输标准的创建就属于中药监管科学研究的内容,信息传输标准的创建同样适用于中药审批和备案方面。目前中药监管科学重点研究的各项任务涵盖了中药新药审评、核查和评价环节,并以审评环节为主,研发出的新工具、新方法、新标准和新技术就是要为审评部门做出监管决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以提升中药监管工作质量与效率。在中药检查和检验方面,也存在中药监管科学研究的内容,即中药全生命周期的风险控制机制。同时,中药监管标准数字化研究作为中药监管科学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能够促进中药监管信息共享和监管效率提升,还可以有效推动中药现代化建设。


  此外,强化中药监管科学研究,还要注重国际国内交流合作,并加强对外宣传。北京中医药大学作为第二承担单位,与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共同申报的2021年APEC财政部项目《传统药物科技创新的监管科学与国际共享》获得立项,该项目重要内容之一即为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各经济体就中药监管科学相关议题进行探讨交流,寻求共识,以促进亚太地区中药的监管靠拢和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谯英固)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