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璐琦:传承精华 守正创新 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
7月14日,国家中药科学监管大会在京召开。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进行主旨演讲《传承精华 守正创新 推动中药现代化与国际化》。以下为演讲内容摘编。
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是中医药发展规律性的体现,是中医药传承发展的重要标志。
推进中医药现代化首先要明确如何选题,这就需要我们通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回答中医药关键科学问题;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破解中医药自身发展难题;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明确临床疗效,充分发挥中医药疗效优势;面向经济主战场,突破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技术等四个面向选出符合中医药现代化的课题。
当然,课题的选取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还要针对所选课题聚焦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技术的攻关,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着力破解制约中药可持续发展与综合利用、中药品质提升及质量保障、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中药生产的智能化以及中医药装备等核心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促进中医药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以实现让人民群众放心吃上中药、吃上好中药的目标。
推进中医药现代化需要明确如何组织、谁来组织等关键问题。青蒿素的研发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在世界人民饱受疟疾之苦之际,由国家科委与总后勤部牵头,卫生部、化工部、国防科委、中国科学院等参加,共同组成“疟疾防治研究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开展抗疟药物的研发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青蒿素成为新一代抗疟药物。由此可见,中医药现代化就是要举全国之力,把行政力量和技术力量整合起来,集行业内外的共同之力联合攻关。
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还要把握传承精华的重要性,做到内在式的理解与传承。中医药作为一门实践性特别强的学科,其社会发展规律是以临床实践活动为基础。遵循中医药的发展规律,并从中提炼出符合现代发展需求且对中医药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内容加以继承性创新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研究自然规律,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探明人体生命活动与疾病的演变规律,把中医药的原理、疗效讲清楚、说明白;基于天人合一的认知框架,加强对构建中医药概念的理论诠释、演变和更替,为中医药的发展注入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通过将师承与院校模式相结合,加强对老一辈专家思想技能的传承发扬;基于临床实践不断验证升华重要知识,形成新的理论,用于指导实践,促进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吸收借鉴其他学科的科技成果,促进个体化特征的精准医疗和整体效率的辨证论治的有效开展,把治病的人与治人的病有机统一,把门诊与病房有机衔接;通过学术争鸣促进各家学说发展,凝聚学术共识,达成规范标准,促进中医药效率医疗的快速发展。
在中医药国际化方面,要通过充分深入、透彻、严谨的研究使成果得到国际认可,这是国际化的第一步。此外,还要敢于走出去,深入开展广泛认可、深入一线的临床研究;向其他国家或地区提供援助支持;加强组织管理,形成统一、协调的组织体系;遵循国际标准规范体系;探索建立合作模式,深化国际推广。(付佳)
(责任编辑:张可欣)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10多家部门联动协同,提高短缺药品供应保障能力
5月2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短缺药品保供稳价近期工作。近阶段,国家和省两级充分发挥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工作会商联动机制作用,持续完善多部门药品信息协同监测机制,多维度提升药品供应水... 2023-05-25 20:17企业落实化妆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公益培训正式上线
5月22日,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监管司指导,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承办的企业落实化妆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公益培训正式上线。作为2023年全国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周重点活动之一,... 2023-05-24 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