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认识"以油养肤"

  • 2023-02-16 11:19
  • 作者:丁文玉、何聪芬
  • 来源:

   "以油养肤"的两个关键字是"油"和"肤"。通常"油"定义为:常温下为液体的、不溶于水性物质的总称,由一种或多种液态的碳氢化合物组成,这里的"油"是广义上的,通俗称为"脂类"即"脂质成分"。人类皮肤表面主要由皮脂腺、汗腺分泌的脂质组成的"皮脂膜",且角质层间隙以脂质为主。根据"相似相溶"理论,皮肤表面及其角质层容易吸收脂溶性物质,因此有了以"油"护肤的说法;而"养肤"的本质则是加强皮肤自身完整性,帮助肌肤抵御外界环境。


  解读皮肤表面的"油脂"


  皮肤的"油脂"就是指皮肤表面脂质(skinsurfacelipids,SSLs)。SSLs包括皮脂腺脂质和细胞间脂质,由皮脂腺细胞、角质形成细胞和皮肤表面微生物共同产生。


  皮脂腺脂质来源于皮脂腺分泌的脂质,承担着润泽皮肤及屏障作用,主要包括甘油三酯、脂肪酸、角鲨烯、蜡酯、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在皮脂腺中,新生成的腺体细胞逐渐增大,并向皮脂腺腺泡中心移动,同时在细胞质中形成越来越多的小脂滴,随后和固缩和细胞器消失,最后腺体细胞死亡和解体,排出脂滴,示意图如图1所示。脂滴到达皮脂腺导管,通过全分泌到达皮肤表面,约占SSLs的75%~90%。


1

  图1皮脂腺分泌脂质示意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细胞间脂质来源于角质形成细胞,主要是构成皮肤屏障的重要物质,被称为结构性脂质,参与表皮代谢。角质形成细胞合成脂质前体并以板层小体(lamellarbodies,LBs)的形式分泌,最终将脂质前体和脂质合成酶释放到角质层(stratumcorneum,SC)间隙;脂质前体由脂质合成酶催化产生细胞间脂质,主要包括神经酰胺(CERs)、胆固醇和脂肪酸[1,2]。随细胞终末分化和崩解将脂质排出到细胞间隙,约占SSLs10%~25%。各种结构脂质以不同比例形成非极性、疏水性脂质,组成具有皮肤屏障功能的复层板层膜,也就是"砖墙结构"中的"泥浆"(如图2所示),充满整个角质层角质细胞的间隙,维持皮肤屏障功能。


2

  图2皮肤"砖墙结构"及细胞间脂质(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皮肤的油脂起着维持皮肤自身结构完整性和屏障功能的重要作用。


  解读"护肤"的表皮层结构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其中,表皮(epidermis)覆盖于机体表面,是人体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反映人体外观特征的重要指标,与美容护肤息息相关。表皮的平均厚度为0.07~2.0mm,根据各层组织所处的位置和特性从里到外可分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角质层(如图3所示)。角质层是表皮的最外层,与皮肤美容关系最密切。

     

3

  图3皮肤表皮层结构示意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角质层是由角质细胞和细胞间脂质构成,角质细胞包埋于细胞间质,被称为"砖墙结构",维持皮肤屏障功能。角质层间隙以脂质为主,所以角质层主要吸收脂溶性物质,因此有了"以油护肤"的理念。脂质含量、结构和比例的变化都会影响皮肤的健康状态,皮肤屏障受损则会引发各种肌肤问题。比如特性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AD)患者皮肤中观察到短链脂肪酸(≤C18)增加,长链脂肪酸(≥C24)减少;痤疮患者中,不饱和脂肪酸水平显著增加,饱和脂肪酸水平显著降低。


  由此可见,维持皮肤自身结构完整性是对皮肤健康非常重要的。


  "以油养肤"的科学性


  SSLs往往会随年龄增加、季节变换、环境污染、紫外线照射或者皮肤屏障受损等情况而遭到破坏,从而形成肌肤问题。"以油养肤"的本质则是利用护肤品的脂质成分,帮助皮肤表面形成皮脂膜,保护皮肤结构的完整性,构成皮肤屏障的第一道防线;加强皮肤"砖墙结构",抵御外界环境变化。因此,"以油补油"的理念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油"都可以应用在皮肤上,选择油脂的种类、使用方法等还是需要科学依据支撑的。比如植物油--霍霍巴油已经广泛被应用在化妆品的多个品类中。有相关研究表明,霍霍巴油含有高含量的蜡酯,可以通过修复皮肤屏障改善皮肤问题;同时,仅仅靠以"油"护肤是不够的。比如维持皮肤屏障功能的还有天然保湿因子(Naturalmoisturefactor,NMF)。NMF作为一种低分子量水溶性的高效吸湿性分子化合物,不仅帮助角质细胞吸收水分,维持水合功能,还促进酶的代谢反应,有助于角质层分化成熟。


  因此,需正确科学看待"以油护肤",维持肌肤健康状态。


  (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鞠一楠)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