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智能检测装备产业三年发展行动计划 深化智能检测装备在医药领域规模化应用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 2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印发《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智能检测技术基本满足用户领域制造工艺需求,核心零部件、专用软件和整机装备供给能力显著提升,重点领域智能检测装备示范带动和规模应用成效明显,产业生态初步形成,基本满足智能制造发展需求。其中,深化智能检测装备在医药、机械等8个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行动计划》共提到四项重点工程,包括产业基础创新工程、供给能力提升工程、技术装备推广工程和产业生态优化工程。
在产业基础创新工程方面,《行动计划》提出,建立健全创新体系,建设一批技术创新机构,加强智能检测理论方法、先进检测技术研究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突破一批关键核心零部件和专用软件,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在供给能力提升工程方面,要突破发展一批生命健康、脑科学等前沿智能检测装备,升级换代一批通用智能检测装备,研制一批医药、机械等行业专用智能检测装备,改造升级一批在役检测装备,提升智能检测装备供给能力。其中 “专栏2”明确,医药行业的重点方向为突破近红外光谱仪、过程分析技术仪器仪表、智能灯检系统、机器视觉识别系统、分拣检测机器人等。
在技术装备推广工程方面,要加强技术试验验证和工程化攻关,促进智能检测装备技术熟化和性能迭代提升。开展创新产品应用示范及普及推广行动,推动智能检测装备在医药、机械等行业应用示范和规模化推广。其中,《行动计划》指出,医药行业的示范推广应用场景是针对原料药合成晶型控制、高端注射剂和口服制剂生产等关键工艺的质量控制和缺陷检测需求,实现药品关键生产工序和包装环节的智能检测。
在产业生态优化工程方面,《行动计划》要求,从优质企业培育、急需标准研制等五个方面着手,加大力度完善智能检测装备发展生态,营造产业良好发展环境,保障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据悉,近年来,随着智能制造深入推进,智能检测装备需求日益增加,新技术新产品竞相涌现,产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但总体来看,我国智能检测装备产业仍存在技术基础薄弱、创新能力不强、高端供给不足等问题。提升智能检测装备核心竞争力,对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支撑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李易真)
(责任编辑:常靖婕)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中检院再度续任WHO传统医药合作中心
日前,记者获悉,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以下简称中检院)近期收到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任命函,确认该院续任WHO传统医药合作中心 2025-07-01 13:53CDE再次公开征求《多联疫苗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意见
6月30日,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网站再次公开征求《多联疫苗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意见,全文如下。 2025-07-01 09:29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33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08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