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引擎”驱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 2024-05-23 11:14
  • 作者:刘鹤
  •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 近日,在数智赋能大健康产业新质生产力暨第四届中医药国际发展大会上,天士力医药集团(以下简称天士力)发布与华为云共同开发的“数智本草”大模型(以下简称“数智本草”)。该模型运用数智化方法,能更好帮助研究者挖掘和总结中医药理论证据,快捷实现中药复方的筛选和优化。会议同期发布了《数智中药——现代中药的数智化发展白皮书》。


  数智化发展强调以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方法驱动产业创新升级。“现代中医药数智化发展是必然趋势。”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代中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张伯礼认为,数智化发展方式对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促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极为关键。


82DCBA1493C2EBC521A0DD369C119A21


图为“数智本草”发布仪式现场。韶华摄


  促进现代中药产业发展


  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传统中医药承载着数千年的深厚底蕴和丰富的临床使用经验,在疾病预防、治疗和身体机能调节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现代中药产业发展面临挑战。


  会上,现代中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天士力医药集团董事长闫凯境表示,中药材质量不稳定,会直接影响中成药质量;中药物质组成复杂,对其在体内的作用机制、毒副作用认识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药的临床应用与推广。闫凯境提出“数智中药”概念。他认为,数智中药要以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为突破口,创新性配置包含中医药海量数据的新型生产要素,结合云计算、大模型等新型技术手段,通过中药产品的组方配伍数智化、物质基础数智化、量时毒效数智化、生产质控数智化、临床应用数智化、消费认知数智化,实现现代中药用药精准、生产精智、疗效精确。


  张伯礼指出,传统中药的使用基于中医理论的指导,想要中药走出国门,就必须结合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拿出高级别循证证据,以证明中药有效性,并用现代科学语言说明白、讲清楚中药的作用机理。


  “在研究过程中,由于数据庞大而复杂,收集、整理和分析难度较大,如果没有人工智能的支持,会面临极大困难。中医药数智化发展势在必行。”张伯礼说。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强调推动中医药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要求,加强中成药质量控制,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提高智能制造水平;2022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提出,加快中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加强技术集成和工艺创新,提升中药装备制造水平,加速中药生产工艺、流程的标准化和现代化。


  国家中医药局副局长闫树江建议,以数字化塑造中医药发展新动能,推进中医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相促进,通过数字化对中医药理论和技术进行深入挖掘和现代表达,通过海量大数据驱动中医药理论突破和技术升级,通过数字化技术复现老中医思想和临床经验,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的机理和疗效,更好促进中医药现代传承。


  “随着云计算、大模型等新型技术手段的不断涌现,数智化将推动现代中药发展达到新高度。”闫凯境说。


  据了解,当前我国在中药创新、中药仪器设备研制、临床评价以及智能制造等方面都做出了积极探索,并取得实际进展。


  构建中药研发新范式


  数智化对于中药研发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7年起,天士力开始打造“星斗云”中医药特色数智平台。该平台凭借多种算法流程与中药大数据,构建药效组分-作用靶点-基因网络对应关系,系统诠释了多个复方中成药的作用机制,拓展了新适应证的研究,成功挖掘并验证了复方丹参滴丸发挥抗炎、抗氧化、抗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从全新视角论述了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的内涵。


  “数智本草”作为“星斗云”中医药特色数智平台的升级版,是天士力与华为云在华为盘古大语言模型和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的基础上,联合开发的中医药语言大模型和计算大模型。“数智本草”集成海量数据,涵盖古籍、方剂、中成药、文献摘要、天然产物、靶基因通路信息、临床方案、中药专利等,可深度挖掘和整合中医经典理论与中药药理、中药配伍以及临床应用的内涵和联系,推进中药复方、药材、成分从筛选、优化到临床等全研发链条的证据挖掘、辅助决策及效能提升。


  除“数智本草”外,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赵屹研究员团队和吴杨副研究员团队合作搭建的本草组鉴数据库,也有效助力现代中药与天然产物的创新发展。


  不仅如此,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药学系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主任张卫东教授团队构建的基于中药活性成分的药物转录图谱平台,对496个中药单体成分进行了转录组学检测等多维度分析,解析作用机制,并通过可视化进行多维呈现,助力中药来源的单体成分创新药发现。


  同时,数智化在中药活性成分分析及组分配伍优化方面也有实践案例。以组分中药理论为基础,针对中药组分制备效率低及活性筛选通量不高的问题,现代中医药海河实验室联合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制的“海河一号”中药组分高通量制备平台和“海河二号”中药组分高通筛选平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据介绍,组分中药理论由张伯礼率先提出,历经技术创新、创新药物研发,形成了组分制备、组分配伍、优化设计、成药性评价等系列关键技术,构建了强化主效应、兼顾次效应、减少负效应的配伍策略。在此理论指导下,已成功研发了系列创新药物。


  助力中药质量控制


  除了助推中药研发,专家认为,数智化还可用于中成药生产环节质量把控及工艺优化上。


  中成药组分复杂,其原料中药材质量受区域、土壤、气候和生长环境影响,具有天然变异性。“药材好,药才好”,长期、稳定、高质量的中药材供应有助于中成药的质量与疗效控制。


  为帮助企业合理选择和采购中药材并确保中药材来源及质量稳定,据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院长梁宗锁介绍,其所在团队建设了中药材资源数据库,在大尺度产区范围详细记录并分析产区大宗中药材(丹参、黄芪、党参等)在不同地域、年份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差异及供应情况,及时为企业提供中药材品质及供应量信息,使企业的中药材采购更为精准。


  数智化在确保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均一性方面同样可以发挥作用。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制药工程学院院长李正所在的研究团队,前期通过对需要生产的中成药进行质量概貌研究,在弄清中成药关键质量属性的基础上,确定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及控制方法,将这些信息收集、整理后,综合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了包含生产过程中物料属性、工艺参数与产品属性的数字孪生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强化学习算法,构建了包含工艺知识图谱以及工艺参数推荐模块的中药制药过程优化决策系统,帮助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实现工艺优化。


  浙江大学药物信息学研究所所长瞿海斌所在研发团队优化了滴丸这一剂型的生产技术。该团队利用高速相机和先进的模拟方法,深入观察并研究滴丸滴制过程中液滴形成的复杂过程,创新设计开发了一套高效的在线检测和闭环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准确地检测液滴大小,并根据设定值自动调整阀门开度,精确控制液滴大小。瞿海斌表示,这套系统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有效减少了不合格产品的产出,使效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据悉,中药数智化在开展临床试验、提升消费者中药认知以及开展精准营销等方面也在持续探索中。(刘鹤)


(责任编辑:宋莉)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