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疗器械出口两亚市场方兴未艾

  • 2025-11-14 11:30
  • 作者:陈璐
  •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南亚、东南亚(以下简称两亚)地区总人口数超过26亿,医疗设备自给率低,约90%依赖进口。南亚地区经济水平相对较弱,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普及率处于较低水平,医疗器械市场潜力巨大;东南亚地区人口老龄化加速,中产阶级扩容,医疗保障覆盖面逐渐提升,医疗器械市场进入快速增长期。整体而言,两亚地区从高端医疗设备到低值耗材,均存在巨大进口需求,为我国医疗器械企业提供了多层次的市场机遇。


  今年一至三季度,我国对南亚、东南亚地区的医疗器械出口额分别同比增长11.52%、3.5%。同时,两亚地区在我国医疗器械整体出口额占比扩张,成为我国医疗器械出口亚洲的最大市场。医用耗材、医疗设备是我国医疗器械出口至两亚地区的主要品类,其中人造关节、血管支架等高值耗材以及内窥镜、手术机器人等医疗设备贸易额增长显著。在区域方面,印度、越南、泰国等是我国医疗器械面向两亚地区主要出口目的地。


  面向两亚出口额比重持续扩增


  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出口至两亚地区的份额持续上升。2020年两亚地区市场占我国医疗器械出口份额的7%,而今年前三季度占比上升至15%。在亚洲市场中,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两亚地区的医疗器械贸易额占比合计44%,两亚地区成为我国在亚洲最大的医疗器械出口市场。


  在出口额方面,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医疗器械对两亚地区市场出口总额达65.14亿美元,同比增长5.5%。其中,南亚地区为17.26亿美元,同比增长11.5%;对东南亚地区的医疗器械出口额为47.89亿美元,同比增长3.5%。


  从我国各省份的出口额数据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广东、浙江和江苏省的医疗器械对两亚地区出口额排名前三,分别为14.32亿美元、11.88亿美元、8.16亿美元,合计占比达总出口额的53%。此外,河南、湖南等省份对两亚地区出口额的同比增长均超过45%。


  医用耗材和医疗设备为主要品类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医疗器械出口两亚地区的商品类别中,医用耗材以43.6%的份额稳居第一,且同比增长接近10%;其次是医疗设备,出口份额占25.8%;IVD(体外诊断)仪器和IVD试剂合计占16.8%,增速均超两位数,分别为16.8%和17.9%;其他器械(主要为按摩器具、未列名钢铁制卫生器具等)则呈下降趋势。(详见表)


表


  超声、呼吸机、监护仪、CT(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和MRI(磁共振成像)等是我国出口两亚地区的重点医疗器械产品,今年前三季度的出口额分别为1.37亿美元、1.21亿美元、0.87亿美元、0.84亿美元和0.77亿美元。其中,监护仪的同比增幅最大,为7.8%。此外,内窥镜表现也相对亮眼,今年前三季度出口额同比增长44.2%,达到0.41亿美元。


  高值耗材方面,人造关节、血管支架增长迅猛,今年前三季度对两亚地区的出口额分别为0.30亿美元和0.14亿美元,同比增长均超50%。


  印度、越南等五国为主力市场


  今年前三季度,印度、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是我国医疗器械对两亚地区出口的主力市场,出口额均超过6亿美元,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从增速来看,我国医疗器械对东帝汶、巴基斯坦、尼泊尔、泰国、柬埔寨的出口额同比增速均超15%,市场潜力较大。


  我国医疗器械出口印度市场的主要品类为温控处理装置,出口额达0.92亿美元,同比增长26.2%;X光发生器及相关设备出口额同比增长最多,达37.7%,出口额为0.61亿美元。在越南市场,按摩器具为我国主要出口的医疗器械品类,出口额为1.20亿美元;温度处理装置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出口额同比增长27.8%,达0.81亿美元。在泰国市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医疗器械出口额位居首位的是温控处理装置,为0.65亿美元,同比增长76.6%。在印度尼西亚市场中,温控处理装置的出口额同样断层领先,达1.95亿美元,同比增长0.8%;杀菌剂的出口额增幅最大,达到59.6%,为0.39亿美元。在马来西亚市场,按摩器具为我国主要出口的医疗器械品类,出口额达到0.82亿美元,但同比下降41.9%。


  除了上述主力市场,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柬埔寨、尼泊尔及东帝汶也有着突出的市场潜力。


  在巴基斯坦市场,除杀菌剂、注射器等常规品类需求稳步增长外,输血设备等生命支持类器械需求增长明显。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对巴基斯坦的输血设备出口额同比增长126.4%。孟加拉国基层医疗升级趋势显著,今年一至三季度我国对其的医用消毒器具与机械疗法器具出口额同比增长显著,分别为120.2%和956.3%,注射器等基础耗材的需求也较为旺盛,今年一至三季度我国对其的出口额同比增长87.2%。在柬埔寨,今年一至三季度我国出口额同比增幅最大的产品为呼吸器具和医用检查手套,分别为8335.8%和5048.7%。今年一至三季度我国出口尼泊尔的彩超、呼吸机贸易额同比增长显著,分别为156.1%和232.0%。今年一至三季度我国出口东帝汶的导管/插管类、残疾人用车贸易额增长显著,同比增幅达到417.7%和557.1%。


  出口两亚市场份额有望再提升


  目前,两亚已成为我国医疗器械出口的重要目的地。政策的支持将为我国医疗器械出口两亚市场提供了助力。例如,中巴经济走廊的医疗合作项目、中柬妇幼保健合作项目均为拉动当地相关医疗器械需求提供了动力。


  与此同时,政策利好仍在释放。7月1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有关举措的公告。公告提出,支持高端医疗器械企业“出海”发展,完善医疗器械出口销售证明相关政策,拓宽出口销售证明出具范围;依托国际交流平台及时捕捉国际医疗器械创新产品的新赛道,积极宣传中国医疗器械监管模式和创新成果。7月30日,马来西亚与我国正式启动“医疗器械监管互认计划”,我国医疗器械设备进入马来西亚可通过“验证通道”简化注册流程,审批时限大幅度缩短。


  在政策利好、国际合作的促进下,随着医疗卫生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医疗器械面向两亚地区的出口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作者单位:医疗器械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


(责任编辑:张可欣)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