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定点资格还有多少吸引力

  • 作者:李帅
  • 来源:中国医药报
  • 2014-09-06 08:58

    日前,无锡、沈阳等城市陆续出台了正式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管理办法”,与之前的“暂行办法”相比,“新规”对医保定点药店的硬件要求有所提高。然而,在部分地区,医保定点资格带给药店的收益却变得越来越有限,如此背景下,医保定点资格对于零售药店究竟还有多少吸引力?

    调高的门槛

    6月28日,本报报道了“江苏省无锡市提高医保定点药店申请门槛”的消息。根据无锡市日前出台的《无锡市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管理办法》,自明年1月1日起,无锡市申请医保定点资格的零售药店,在注册资金、经营面积、营业时间、人员配备等方面均需符合相应的新标准,如位于市区内环高架以内的零售药店实际营业面积不得小于100平方米,位于其他地区的零售药店实际营业面积不得小于60平方米;必须24小时提供不少于800种的基本药物,等等。
    无独有偶,辽宁省沈阳市关于零售药店申请医保定点资格的“新规”则已经于6月份开始执行,而具体的要求与无锡颇有几分相似。
    这份名为《沈阳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管理办法》的“新规”,同样在注册资金、经营面积、营业时间、人员配备等方面做出了新的规定:要成为沈阳市的医保定点药店,必须具有30万元以上的注册资金,且如果营业场所设置在和平区、沈河区、大东区、皇姑区及铁西区的,经营面积不得小于150平方米,如果营业场所设置在其他地区的,经营面积不得小于100平方米;与其他定点零售药店的间距不得少于100米;经营的药品种类应达到3500种以上;同时,还须具备为顾客提供24小时服务的能力,并确保及时为顾客提供足够的医疗保险范围内的药品……
    另外“新规”还规定,处方配药严格按照审方、配方、复核的程序进行,必须经药师审核、签字。外配处方必须由有处方权的医师开具,并有医师签章;处方要单独装订,并保存两年以上,以备核查。
    与其相比,之前的“暂行办法”要求医保定点药店仅须具备实际使用面积80平方米(连锁直营店60平方米)以上的经营场所和30平方米以上的药品储存仓库即可。在药店间距、药品经营种类等方面则没有限制,或要求较低。
    1999年4月26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制定下发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管理暂行办法》,之后,各地根据这一“办法”纷纷制定了自己的《暂行办法》。随着“‘暂行办法’逐渐过渡到‘正式办法’,申请医保定点资格的零售药店也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位业内人士说。

    严厉的处罚


    除了提高准入门槛,相关部门对医保定点药店的违规行为也施以重拳。
    比如,已经实施的《沈阳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管理办法》就列出了医保定点药店绝对不能触碰的“禁区”,具体包括:对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内的经营项目采取有奖销售、附赠药品或礼品等促销活动;与持卡人采取用现金兑换医疗保险卡内金额的手段骗取医疗保险基金;销售假冒、伪劣、过期、失效药品;为非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内的经营项目提供刷医疗保险卡业务的手段骗取医疗保险基金;将医疗保险结算系统提供给其他单位使用的手段骗取医疗保险基金等14个“禁区”。
    凡是触碰这14个禁区的,相关部门将取消药店的医保定点资格,并对已支付的违规费用全额追回。
    而在另外一些地区,则并不仅仅是“清理出局”和“追回违规费用”这么简单。江苏省徐州市近日出台了《徐州市基本医疗保险违规行为处理和举报奖励办法》,规定对于一些医保定点药店不按规定使用医保卡套取医保基金的违规行为最高处以3万元罚款。
    该办法规定,医保定点药店违规,除了追回违规支出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外,按照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其签订的协议规定处理,情节严重的,处以1万元~3万元罚款,对其法定代表人和直接责任人分别处以500元~2000元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取消其定点资格,并在两年内不予受理其定点资格的认定申请。

    减少的收益
 
    随着新医改的具体实施,对于一些地区的零售药店而言,医保定点资格的含金量正在缩水。
    以成都为例,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个人医保账户逐渐并入门诊统筹,医保定点资格已经变得不再像从前一样具有吸引力。
    据了解,之前成都居民的个人医保账户和门诊统筹分别占医保总额的40%和60%,其中个人医保账户里的钱是由个人、单位、政府补助共同构成的;门诊统筹则由医保统筹基金负担。成都市民可以在医保定点药店刷卡购药,花的是个人医保账户里的钱。
    4月份以后,随着个人医保账户逐渐并入门诊统筹,一些成都市民个人医保账户中的钱开始仅限于在定点医疗机构门诊使用,在定点药店买药将不能再花个人医保账户中的钱。换句话说,个人医保账户并入门诊统筹相当于取消了个人医保账户,居民只剩下门诊统筹。再加上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零利率销售,药店的价格优势丧失,成都市民无论大病小病都爱往医院跑,“大病去医院,小病去药店”的习惯尚未形成就已经被改变。一些患者为了避免在药店自掏腰包,就连买板蓝根等一些简单药品也跑到医院排队挂号。
    现在大约有20%的成都市民个人医保账户并入了门诊统筹,按照相关规定,一旦3~5年,或在更短的时间内,成都市完成了个人医保账户与门诊统筹的合并,无论是医保定点药店还是普通药店,顾客买药都不得不自掏腰包。“那时,医保定点对于药店来说还有什么意义?”上述业内人士说。据介绍,目前成都市50%以上的药店销售额已经开始出现下滑,与去年同期相比,全市药店的销售额已经下降了15%。
    实际上,广州的药店去年已经经历了类似的情形。
    2009年8月,广州开始实施门诊统筹报销制度,260万广州医保参保人看普通门诊每月每人最高可报销300元。参保人在医疗机构门诊开药,平均自付50%;但在医保定点药店购药,自付比例仍是100%,如果刷医保卡,购药费用则全部出自个人账户。这样一来,到医保定点药店刷医保卡购药的患者立时减半。
    此外,由于相关部门监管收紧,医保定点药店的医保蛋糕也在缩小。继无锡市去年查处一批违规医保定点药店后,在医保定点药店没有明显减少的情况下,今年1~2月,该市药店医保划卡总额同比下降了24.2%。
    “尽管5月份成都217家药店被批准为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但如果医保定点资格不能带来足够的收益,它对于零售药店的意义就小了很多。” 成都一家零售药店的负责人说。 

    希望的呼唤 

    据悉,为了争取行业权益,成都市医药商会曾联合当地药品零售企业的负责人共同与成都市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沟通;而此前,广州的药品零售企业也曾向当地相关部门反映了行业的尴尬境遇。遗憾的是,目前并未有消息证实这种情况有任何改变。
    “只能靠自己。”广州一位药品零售企业的负责人如是说。
    日前,为应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对药品流通行业的影响,海南省商务厅制定了《海南省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医药流通行业影响的工作预案》。《预案》分析,随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药品消费将更多地流向医院和社区服务中心。规模小、实力差的社区零售药店、非医保定点药店、单体药店和农村药店,特别是部分市县原来属于国有企业的医药公司,将会出现经营困难、效益下降的情况,因此鼓励零售药店根据自身优势,多元化经营,开设社区便利店、平价超市、专业化药店、健康管理中心等。 
    同样,在成都、广州等地,医保定点资格已经不再是“旱涝保收”的保障,医保定点药店同样可能面临困局。
    据悉,6月底,北京医保定点机构已经基本全部实现了“持卡就医”。随着北京医保体系的完善,百姓看病就医不必再自己垫付药费,实现了实时结算。但在北京医疗保障体系进步的过程中,零售药店却仍然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在一些地区“收紧”的同时,还有一些地方正在“放宽”。今年2月,湖南长沙就降低了药店申请医保定点的门槛,首批挂上“长沙市医疗保险协议零售药店”招牌的药店当时已经达到了700多家。
    其实,正如一位患者所说:“我觉得医疗保障体系对于零售药店无论是‘严’是‘宽’,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更好地发挥医保服务于民的作用。”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