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比较医学治疗学”化解“看病贵”难题

  • 作者:周嘉善
  • 来源:中国医药报
  • 2014-09-06 08:58

    当前,有关如何推进医改的讨论重点之一是如何解决因医疗费用恶性膨胀引发的“看病贵”问题。其实,“看病贵”是个全球性问题。在中国,20多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到20倍,但医疗费用增加了133倍;在美国,2001年全年医疗费用的支出已达其国内GDP的16%,预计到2025年,将升至25%;位居世界各国卫生体系前列的法国,医疗卫生费用也总是超支,2009年相关赤字或达到104亿美元……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行业监管、医学科学本身,尤其是治疗方法、医学教育、医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和思考。
    西方医学的发展局限
    近20年来,生物信息学、基因科学、蛋白质工程学研究飞速进步,人类基因组精细图的公布,已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给生命科学和医学带来巨大冲击。但是,西医学在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也出现许多问题和局限。
    一是大量新技术、新设备、新药物不断产生,在给疾病诊断与治疗带来帮助的同时,相关费用飞涨。加上经济利益驱动,许多不必要的检查化验、不必要的治疗和药物在各级医院泛滥,人为地加重了病人的经济负担,这点在我国已非常突出。
    二是抗生素的毒副作用和滥用。我国每年因细菌耐药导致大约50万人死亡。产生新一代耐菌菌株只要2年左右,而研制一个新型抗生素大约要10年,从而产生“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怪圈。
    三是化学合成药物的毒副作用日见严重。英国药品和医疗产品管理中心(MHRA)称,要警惕含有伪麻黄碱、麻黄素等15种成分的感冒咳嗽药。MHRA收到的报告显示,服用含有这15种成分的药物后已有几十人死亡,超过3000人出现“有害反应”。
    此外,各种癌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肥胖等现代“文明病”正席卷全球,对这些病的治疗,至今仍存在许多困惑和无奈。对此,西方医学界已经在进行反思。美国总统奥巴马最近拨出10亿美元进行“疗效比较研究”(CER),目的是通过比较,来了解在特定疾病治疗上采取哪种药物和治疗方法更经济、更有效。
    面对西方的反思,中国医学界应该有自己独立、冷静的思考。在努力学习西方医学一切先进经验的同时,要注意它的问题和局限,进而探索哪种医学模式更适合中国的国情,能为中国人民提供更有效、更经济的医疗服务。
    中医药学的困惑
    中医药学的辉煌史人尽皆知,相当长时期内,中医药学雄踞于世界医学前列。近二百年来,西方在文艺复兴以后,借助现代科学的进步,医学科学迅猛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医学的主流。而中医,则与现代科学的发展渐行渐远。
    原因之一是中国从《墨经》以来,一直注重的辨证逻辑、形式逻辑没有得到长足发展,这在中医理论体系中,表现非常突出。辨证逻辑指导下的辨证思维,主张天人合一、整体观念、阴阳脏腑平衡、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思维方法,直到现在仍显现出人类智慧的光辉。但是,在辨证思维指导下的逻辑推理,缺少实验研究,缺少客观数据,与现代物理、化学、生物、光学乃至计算机学等的研究发展脱节,与现代实验科学的发展渐行渐远。这一点,一直为部分仅受过现代实验科学研究训练的人士所诟病,认为中医“不科学”、“伪科学”甚至是“巫医”。其实,辨证逻辑和形式逻辑是科学发展的两翼,它们互相补充,比翼双飞,才能逐渐接近科学的真理,使科学发展更迅速。
    集两者长处于一身
    “比较医学治疗学”是在透彻了解西医学、中医学之后,通过取长补短,在治疗学上产生的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它是在半个世纪以来,中西医结合研究取得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经过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总结之后,在医学治疗上的一个飞跃。它源于中西医结合,高于中西医结合,是医学科学上的一场意义深远的改革。最终,它可为人类提供一种更有效、更经济、更实用的治疗医学。
    以感冒治疗为例。其轻者为所谓“感冒”,“上呼吸道感染”,重者可导致支气管炎甚至肺炎。据统计,成人每年有2~3次,儿童每年2~7次患此病。由于西医药对病毒的治疗缺乏有效药物,导致治疗方法混乱。要么头痛医头,所谓“对症治疗”,等待疾病的“自然痊愈”。而相当部分医师动辄为患者输液,加用抗生素甚至激素……病人为此花费少则几十元,多则几百甚至上千元。但如果用中医药,将它分为风寒、风热、暑湿、正虚等不同类型,通过辨证论治,普通感冒,一般2~3剂中药,二三十元能解决问题;合并支气管炎、咳嗽者,通过有经验中医师治疗,大多也能在一周左右治愈,费用在百元左右。这是一个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在治疗效果及费用上有明显优势的例子。
    更明显的例子是小儿肺炎(包括病毒性肺炎)的治疗。据统计,儿科住院病人中,有近1/4为肺炎。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耐药菌株不断产生,使抗生素越用越“新”,越用越“高级”,越用越贵。为治疗孩子这种病,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元。至于“病毒性肺炎”,由于抵抗力差引起反复发作的“慢性迁延性肺炎”,治疗效果就更差,费用更高。其实,上世纪70年代,广大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就对小儿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了许多认真的探讨。当时,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上海市儿童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儿科等都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其一致的意见是:中西医取长补短,用中医药为主治疗小儿肺炎,花钱少、患儿痛苦少、疗效也好。可惜,由于教育上的“后继无人”,当年这些宝贵的经验包括教训,已逐渐被大多数儿科医生遗忘了。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医务人员在中西医结合研究上,在内、外、妇、儿各科乃至急腹症治疗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比较医学治疗学”正是在这一“巨人肩膀上”产生的一个新兴学科。它突出“一切为了病人”这一人性化思维,打破了医学界的门户之见,主张不同医学流派的融合,它产生的直接结果,是大大地降低了治疗费用,拓宽了治疗思路,提高了治疗效果。
    今天,面对21世纪中华民族的崛起,中国的医务人员完全可以以“比较医学治疗学”的创立为切入点,在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基础上,创造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西融合的崭新的医学流派。笔者希望由政府出面,组织高水平的中、西汇通的医学家,汲取中西医长处,编写各科的“比较医学治疗学”教材,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稳妥地推广它。
    中国医学界同仁们应该抛弃门户之见,抛弃固定思维,以创立比较医学治疗学为契机,在医改的讨论中,向中国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为解决“看病贵”问题做出贡献。(作者单位: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