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贱伤农倒奶更伤农 尽量收购 三鹿力保河北奶农利益

  • 作者:王树国 陈蕾
  • 来源:中国食品报
  • 2014-09-06 09:24

    据记者了解,从今年年初开始,一些城市相继发生了“倒奶”事件,这种现象在最近几年中的牛奶销售淡季都有发生。然而,目前记者从河北省奶协了解到,由于三鹿的积极运作,对周边县市的牛奶,只要质量过关,都尽量予以收购,缓解了河北牛奶市场相对过剩的状况,尽可能减少了“倒奶”事件的发生,确保了奶农的利益。
    
    无序竞争导致奶贱伤农
    
    近几年,众多投资者纷纷看好我国乳品市场的前景,各路资本蜂拥而至。为了“抢占地盘”,在各地一度掀起了奶源争夺战,更有人称“得奶源者得天下”。据记者了解,此前仅在河北省争夺奶源的就有德州光明、北京蒙牛、廊坊伊利等厂家,另外各地政府也都把发展奶牛养殖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点,这些都造成了奶源的快速增长。
    然而我国奶业市场的进一步扩大仍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的消费水平、饮食习惯、乳品的销售渠道等因素的制约导致了对牛奶的有效需求与市场发展速度这二者的失衡。记者通过业内人士了解到,目前,我国鲜奶产量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而人均消费牛奶的增长速度仅为20%,这就必然造成了我国牛奶的季节性和地区性过剩,也就导致了“奶贱伤农”和“倒奶”现象的发生。
    
    三鹿“救市”换来奶农信任
    
    据记者了解,河北目前鲜奶市场也不容乐观,此前在河北省争夺奶源的企业近来都对鲜奶实行限量收购,三鹿吸收并消化掉这些多出的鲜奶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仅5月份,他们就为石家庄周边市场消化掉近1万吨牛奶。三鹿除了按收购协议收购自己奶农产的奶,同时还收购了大量其他卖奶困难的奶农的奶,这些牛奶大部分被制成了全脂奶粉,为此,三鹿承担了巨大的经济压力。但同时三鹿的“救市”行动也换来了奶农的信任,获取并巩固了自己的奶源。
    三鹿现在的奶源建设模式是“公司+政府+基地+农户”,并与奶农签订收购协议。而目前许多企业并没有这方面的措施,很多企业是先做市场后建奶源基地,没有稳定的奶源供应链,旺季时盲目争夺奶源、淡季时随意拒收造成了奶源市场的混乱。如果企业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就必将挫伤奶农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整个乳业的健康发展。
    
    产业化才是治本良药
    
    “倒奶”现象的背后是随着我国乳业市场不断发展而变得越来越突出的乳业产业化程度低的问题。乳业从奶源到加工、销售涉及众多部门和环节,而乳品终端对原料新鲜程度的要求又迫切需要缩短从奶源到终端产品的中间环节,实现“产加销”一体化。据了解,在荷兰、澳大利亚等乳业大国,乳业是所有产业中产业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产业,而我国则是乳品企业各自“圈地扩张”,奶农随鲜奶的收购价“见风使舵”,整个乳品行业缺乏宏观上的有效管理,市场无序竞争状况严重。因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尽快理顺乳品加工企业和奶农之间的关系,使之形成利益共同体,加强对乳品行业的规划和信息服务,是根治“倒奶”现象的惟一办法,也是我国乳业向着健康方向发展的惟一途径。
    据专家分析,目前“倒奶”现象只是一种季节性、区域性的过剩,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牛奶消费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随着学生饮用奶计划在全国的实施,我国乳业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