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发展规划 让中医药惠及“地球村”

  • 作者:王泽议
  • 来源:中国医药报
  • 2016-09-13 10:55

  9月3日,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和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中医肿瘤防治分会共同主办的“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肿瘤康复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王笑频在会上做主旨报告时透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在研究制定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规划将于今年年底之前颁布实施。

   “一带一路”沿线对中医药存在强烈需求

  王笑频介绍,中医药是古丝绸之路商贸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65~589年),中医药传入朝鲜、日本、韩国,并逐步影响到东南亚诸国。隋唐五代、宋元时期,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取经,加强了中医药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乳香、没药、血竭等阿拉伯地区传统药物也随丝路交流传入中国,我国的炼丹术、脉学、本草等也陆续传入欧洲国家。

  那么,目前中医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状况如何呢?

  据王笑频介绍,在东亚地区,以日本、韩国、朝鲜、蒙古国为代表,这些国家对传统医学都非常重视,大多数国家把传统医学纳入了医疗卫生体系,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享有相同地位,且互为补充,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东南亚地区的越南、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柬埔寨、印尼等国,中医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民众基础,且当地传统医药资源丰富,大多数国家已经对传统医学/中医学进行立法。在南亚地区,代表国家有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大多数国家拥有自己的传统医学,且设立了法律法规进行管理。南亚各国传统医学不但受中医影响,而且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也受印医影响,并且崇尚印医。俄罗斯以及中亚地区的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由于居民饮食结构的原因,高血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骨质增生等病症在这些国家居民中比较普遍,而中医药治疗此类疾病见效快、疗效好且价格低廉,因此,中医药被这些国家居民广泛接受且备受青睐。但大多数中亚国家经济欠发达,在中医药领域的合作对我国技术、资金、人力资源依赖比较大。西亚地区包括阿富汗、伊朗、土耳其、沙特阿拉伯、阿曼、阿联酋、卡塔尔等,当地传统医药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大多数国家制定了关于传统医药/补充与替代医药的国家政策、法律和法规,但是医疗体系以现代医学为主。保健、强壮、减肥、美容类中成药很受欢迎。治疗西亚地区的高发病、传染性肝炎、糖尿病、高血压等病症的中成药也很畅销,但主管部门对治疗性药物管理严格,而保健品则容易进入西亚地区各国市场。

  王笑频说,欧盟国家传统医学市场巨大。据统计,现有60%以上的欧洲人使用传统药品。欧洲占全世界草药市场份额的44.5%。中医药在欧洲国家属于补充/替代医学范畴,没有明确的行医资格标准和相应的法律地位和保障。行医者水平参差不齐,中药质量缺乏标准,成为中医药在欧盟健康发展的障碍。在非洲地区的非盟国家,医疗卫生事业较为落后。当地传统医学也比较普遍,但无系统知识,实际医疗水平较低,对中医药的管理尚缺乏成套法规条例。非洲各国的医学教育尚未形成自己的体系,中医教育缺乏。中医师多由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培养。对于中药贸易,多无成文法规限制。近十多年来,我国的中医药保健品在马里、坦桑尼亚、加纳、尼日尔、赞比亚等国畅销,青蒿素类抗疟药在非洲国家发挥着重大作用。

  “‘一带一路’沿线对中医药存在强烈需求。”王笑频说,仅在2011~2014年间,就有俄罗斯、法国、马来西亚、意大利、澳大利亚、巴林、卡塔尔等30多个国家,提出与我国合作在海外建设中医医院,开展中医医疗合作。2015年,我国中药出口37.7亿美元,其中东南亚、南亚等地区既是传统市场也是主要市场。“环顾全球,承认中药药品身份的国家和地区基本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这些市场对中药的需求增长较快,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

  201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中,我国中药类产品出口最多的是东北亚地区的国家,占出口总额的40.5%,其中尤以日本最多,出口产品主要为提取物和中药材及饮片;其次为东南亚地区;对中亚地区的出口额最少。

  “迄今为止,我国与外国政府、地区组织签署了86个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其中绝大多数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这为开展‘一带一路’中医药合作搭建了稳固的交流平台。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对中医药及本国传统医学高度重视,立法及监管也日趋完善。”王笑频说。

   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年底前颁布实施

  “目前我们正在集中精力研究制定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王笑频说,规划主要包括政策沟通、资源互通、贸易畅通、科技联通、民心相通几大项主要内容。政策沟通,即完善政府间合作机制,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资源互通,即依托中医药优势,为“一带一路”沿线民众提供医疗保健服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建共享中医药资源;贸易畅通,即拓展中医药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科技联通,即支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高水平科研合作,研究制定中医药国际标准,在“一带一路”沿线推广使用;民心相通,即开展中医药公共外交,传播中医药文化,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人文、教育领域合作。

  据了解,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将确定的重点项目包括,在“一带一路”沿线建设一批中医药海外中心,以中医药疗效为引领,促进中医药融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一批国内基地,依托国内各类中医药机构,开展外向型能力提升建设,形成与海外中心内外联动的示范效应;建设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体系,在中医、草药、中药材、中药产品、中医药医疗器械设备等领域发挥主导作用;开展文化传播,通过举办大型中医药文化展览、义诊、健康讲座和科普宣传活动,为中医药在“一带一路”沿线发展创造良好氛围;发挥港澳地区优势,参与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实现互利共赢,为港澳繁荣稳定服务。

  王笑频介绍,去年以来,通过启动国际合作专项,建设了9家“一带一路”中医药中心: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中医药中心,中国-美国肿瘤合作中医药中心,中国-法国巴黎中医药中心,中国-马拉维中医药中心,中国-澳大利亚中医药中心,中国-马来西亚中医药中心,中国-中东欧中医药中心,中国-卢森堡中药中心,中国-俄罗斯中医药中心。同时,还建设了5个国内示范基地,包括广东省中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促进中心、三亚市中医院、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

  王笑频同时坦言,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充满机遇,但同时也面临很多困难与挑战,如地缘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各个国家和地区立法程度、经济发展水平、民众文化信仰各不相同;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现代中医药研究方法学和国际标准规范尚待建立;中医药面临越来越多的法律障碍和贸易壁垒,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进展缓慢;我国面向国际的中医药复合型人才队伍非常缺乏等,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她表示,在国家层面颁布出台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的同时,要由易到难,打造中医药“一带一路”合作品牌,包括海外中心、服务贸易、国际标准化、文化传播等方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包括中药企业、中医医疗机构等全行业参与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支持各省市根据自身特色优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中医药合作,提升能力,促进转型。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应担当起历史责任,发挥主力军作用,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构建外向型开放发展新格局,建设具有特色的国际合作项目和品牌。”王笑频说。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