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严控风险 甘肃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 作者:于海平
  • 来源:中国医药报
  • 2017-02-14 13:59

        食品生产经营者同唱《餐饮服务自律歌》,试点食品质量安全授权制度,建立食品追溯管理体系,落实红黑名单制度……近年来,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多措并举,形成了监管者与广大人民群众同筑食品安全风险防线的新局面。

         风险防控严把关口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为了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甘肃省局认真抓好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工作,筑起一道道保障食品安全的防线。

        该局建立了食品风险发现、风险管控和风险应急机制,进行风险监测和抽样检验,定期召开风险分析会商会议,加强风险预警交流。以问题为导向制定抽检计划,研发食品抽验信息系统,强化信息共享和核查处置。推行“明厨亮灶”、“透明车间”、“阳光仓储”工程和文明餐桌行动,加强食品生产经营过程控制。关键环节食品安全风险得到控制,2016年该省“明厨亮灶”覆盖率达95.8%,“透明车间”、“阳光仓储”覆盖率达85%以上。

        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落实。选择婴幼儿配方乳粉、白酒、肉制品等6家食品企业为试点单位,实施食品质量安全授权制度,推行“全过程”签字。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2015年全省共承保771笔。

        建立食品追溯管理体系,构建以食品准入、追溯、监管、网格化、信用等级、从业人员管理培训等六大系统功能为框架的食品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将全省食品生产企业、批发企业、商场超市、中型以上餐馆、学校单位食堂全部纳入信息平台,发展率达100%,实现食品信息“一家备案、全省共享”。

        加强对地方政府食品安全工作的考评和督察。组成督察组,对全省14个市州食品安全工作进行督察,近年来,通报地方政府并限期整改食品安全问题300多个,约谈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9次,约谈生产经营单位298家,责任追究10人。

        重拳打击违法行为

        甘肃省局对于食品安全的违法违纪行为多项举措并行,重拳严打。2016年,全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共查处食品违法案件4272件,吊销许可证13件,查处无证经营106户,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7个,移送司法机关案件25件。整治内容涉及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关系密切、问题突出的重点领域和重点产品。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整治、冷冻肉品市场“四打三建”、保健食品打“四非”、餐饮环节“两超一非”、食品安全“百日大整治”、餐用具洗消保洁、学校食品安全等专项整治。在全国率先试行专柜销售婴幼儿配方乳粉和转基因食品,全面禁售散装食用油、酱油和食醋。开展打击假冒伪劣清真食品等专项整治和食品安全百日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取消清真标识54户。持续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形成违法犯罪打击合力。

        甘肃省局严格落实食品药品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制度、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记分管理和红黑名单制度,让违纪者无处“藏身”。全省食药监管部门一般程序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实现100%公开。全省共对15000余户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记分管理,对1417户的食品安全信用等级进行了降级处理。联合相关部门公布食品企业“黑名单”,两年来共有78家企业列入“黑名单”。

        社会共治形成合力

        “餐饮服务要经营,许可获证是前提;关键环节要展示,明厨亮灶抓落实;预防风险并不难,关键把好八道关;分开重点有三项,工具容器与冷藏。”这是甘肃省局按照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等不同环节,根据《食品安全法》条文改编而成的《餐饮服务自律歌》。琅琅上口的歌诀,好学好记,在食品生产经营者日常经营中广为传唱。

        据悉,甘肃省局采取多项举措,宣贯新修订《食品安全法》。先后在食品从业人员和监管人员中组织开展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知识竞赛活动,举办竞赛300余场,吸引了1500余户食品企业、近10万名食品从业者、8700余名监管人员参与,通过以赛促学的方式,推动新修订《食品安全法》落地生根,深入人心。该局还通过开展新修订《食品安全法》考试、讲述执法故事、推选执法先进典型等活动,引导全省系统监管人员严格规范执法。与此同时,该局通过举办食品安全论坛、专家进直播间等系列活动,向社会公众进行普法宣传。

        此外,他们还广泛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活动,2016年命名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6个、示范街8个、示范学校食堂24所和示范店100家。在城市人口居住较为集中的社区农贸市场和商场超市设置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室、食品安全信息溯源机,方便居民查询和监督食品安全信息。

        近年来,甘肃省局建立食品抽检周公开制度,发布监督抽检信息300余期。建设全省12331食品药品投诉举报信息平台,畅通投诉举报渠道。

        部门合作构建覆盖食品全过程、全链条的监管机制。甘肃省局与农牧部门签署备忘录,加强食用农产品产出、准入源头管控;与公检法机关建立行刑衔接机制;与卫生计生部门建立风险会商机制,完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加强与工商、质监等部门沟通协作和联合执法,维护市场秩序,为百姓食品安全筑起条条防线。(本报记者  于海平)


        编后

        创作《餐饮服务自律歌》,实施食品质量安全授权制度,实现食品信息“一家备案、全省共享”,试行专柜销售婴幼儿配方乳粉和转基因食品,全面禁售散装食用油、酱油和食醋,重拳严打违法违纪行为……甘肃省局谋划并推行的“接地气”系列举措,在引导全社会主动参与治理的同时,督促监管部门履职守责,最终让百姓充分享受到食品安全的一片“蓝天”。这种多措并举、严控风险的做法值得借鉴。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