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安双创】莆田齐心协力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莆田市环保局将保护“第一大水缸”东圳水库列为全市头号为民办实事工程,致力于保障全市人民饮水安全;市海洋与渔业局加强对水产养殖企业的日常巡查,指导养殖生产单位开展标准化生产;市农业局把提高蔬菜品质、推进产业品牌化发展作为重点工作;市教育局加大校园食堂明厨亮灶建设,确保学生饮食安全;市食药监管局完善抽检监测体系建设,加大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治理,落实举报制度,鼓励群众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
作为第三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试点,近年来,莆田市重点强化部门协同“作战”能力,在市食安办的统一协调下,各部门通力协作,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取得丰硕成果。
开展污染整治 保护饮用水源
莆田市环保局坚持将保护“第一大水缸”东圳水库列为全市头号为民办实事工程,开展大坝除险加固、一级保护区居民搬迁安置、污水治理、库滨带生态修复、河道治理、生态林六大工程,经多方争取将其列入财政部、环保部水污染防治专项水质较好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支持范围,截至目前,已累计获得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2.83亿元。莆田市环保局还通过制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实施意见》,每年筹措资金6000万元,用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自实施以来,已累计筹措生态补偿资金3.3505亿元,下拨生态补偿资金3.2611亿元;制定并实施《莆田市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测体系工作方案》,对饮用水水源进行全面监测;加强水质监测能力建设,投入3500万元,实现饮用水109项全分析;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对东圳、外度水库水质实现实时监控。
为了从源头上保护青山绿水,莆田市环保局连续8年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在完成省政府布置任务基础上,将整治范围扩展到保护区全流域,以村为单位划定禁养区、禁建区和可养区,逐一明晰养殖布局,逐年推动完成拆除关闭任务,从2017年起,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重心由“拆除关闭”转移到“长效管理”。鼓励发展规模化养殖,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畜禽养殖场开展污染治理。同时,加大控制农业方面污染力度,进村入户做好宣传,指导农民科学施肥、用药。截至目前,莆田经省政府批准的建制镇以上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共有27个。其中,县级以上水源地有3个,分别为东圳、外度和古洋水库;其余24个为乡镇级饮用水源地。莆田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数据显示,2016年全市27个饮用水源地水质年均达标率为44.4%,比2015年上升了3.7个百分点。
图为莆田市2017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现场
排查安全隐患 打击违法行为
6月的莆田南日岛,是渔民们最忙碌的季节。从气候到海水,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让南日岛成为东南沿海鲍鱼产量最丰富的地区。
今年3月,福建省海洋环境与渔业资源监测中心联合秀屿区海渔局、南日镇海渔站组成水产苗种质量安全监督抽查组,开展2017年第一次鲍苗质量安全抽样检测。检查中,秀屿区海洋与渔业局水技站站长严志洪对位于南日岛的5家鲍苗场各随机抽取了120克规格均为1~3厘米的鲍苗作为检测样品,检查结果显示这5家鲍苗场的鲍苗均合格;渔政执法人员还对这5家鲍苗场开展了现场检查,它们均持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现场未发现使用违禁药物情况。
夏季是水产品养殖生产销售旺季,连日来,莆田市海洋与渔业局全面加强对水产养殖企业的日常巡查,指导养殖生产单位开展标准化生产,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培训,指导养殖生产经营单位落实主体责任,规范生产行为,使用健康生态养殖技术。在此基础上,莆田市海洋与渔业局围绕本地主要养殖品种开展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和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打击违法使用氯霉素、孔雀石绿和硝基呋喃类等行为。
对监督抽查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及时开展调查,依法依规进行查处,公开行政处罚信息,禁止不合格水产品上市销售。对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与此同时,莆田市海洋与渔业局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增强水产养殖者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图为市区两级农业部门开展生猪屠宰专项检查
加强肉菜监管 确保吃得安全
为切实保障城乡居民吃上“放心肉”,莆田各级农业部门严抓“牲畜定点屠宰”监管工作,广泛宣传《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切实加强屠宰企业的法律意识。3月28日凌晨,莆田市农业局动监所检查人员张辉和城厢区农业局农质监站检查人员郑晓霞带领联合检查组对天怡(福建)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屠宰场开展了专项监督检查,联合检查组人员重点查看了该公司屠宰及分割流水线上的胴体初检、内脏检验、分割、瘦肉精抽检等工作流程,了解屠宰场质量安全管控措施,督促企业切实把好生猪屠宰安全关。今年以来,莆田市农业局在省农业厅抽检组的监督指导下,组织开展了2017年第一次省对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样监测工作,监测样品全部在生产环节抽取。在各县区农业局相关工作人员的配合下,完成了农产品抽样76批次,其中,蔬菜27批次、水果6批次、食用菌4批次、禽肉3批次、禽蛋6批次和生猪尿样30批次。本次抽样区域覆盖仙游县、荔城区、城厢区、涵江区和秀屿区,监测对象为食用农产品规模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等。
与此同时,莆田市农业局高度重视蔬菜生产标准化工作,把标准化生产视为提高产品品质、打造蔬菜品牌的生命线,从园地要求、栽培管理要求、采后处理要求、产品要求、质量管理要求等方面全面规范,推行标准化生产。在市农业局的指导下,2016年莆田建设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15个,带动7.5万亩按标生产。同时,市农业局作为技术支撑单位参与永祯农牧结球甘蓝、中天农业胡萝卜两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通过了质监系统组织的验收,创建了一大批蔬菜标准化基地。
图为食药监管人员开展日常执法检查
打造透明厨房 保障校园食安
5月16日,星期二,莆田哲理中学,七年级20班的学生蔡天元很早就来到了食堂,透过食堂的大屏电视,蔡天元很清楚地看到了食堂进货、验货、厨师炒菜的全过程。打造透明厨房,是莆田市教育局2017年重点开展的工作之一。
据统计,莆田校园食堂每年就餐人数达10万多人次,为进一步提高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水平,莆田市食药监管局和教育局持续推进校园食堂“明厨亮灶”建设。各大校园结合实际情况,配备摄像头、电脑、上网设备等基础设施,在厨房、消毒间、供货通道以及学生就餐餐厅等重点场所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将食品加工制作的关键部位和环节一一呈现,方便学生及家长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从而实现阳光操作、透明化管理,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明厨亮灶”。推广“明厨亮灶”, 使“后厨”成为可视、可感、可知的“透明厨房”,也是莆田在餐饮服务领域转变监管理念、完善监管机制、创新监管方式的有益尝试。
与此同时,莆田从2013年试行学生食堂大宗物资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将全市251个学校食堂所需的大米、面粉、鲜肉、蔬菜、禽蛋等集中打包,通过政府招投标平台向社会公开招标,集中采购实施后,严禁各学校私自采购。这种模式既节约了食堂运营成本,又杜绝了“三无”食品进入学校食堂。期间,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职能作用,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统筹解决自主经营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推进此项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好评。
图为食药监管人员张贴宣传禁止销售织纹螺的材料
明确职责分工 对标抓好落实
5月10日,莆田市副书记、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领导小组副组长程强,莆田市副市长胡国防在荔城区组织召开创城现场推进会。在推进会上,通过播放明查暗访视频和印发问题清单的方式,督查各县区创建工作进展情况,通报各地食品安全突出问题,督促各级各有关部门严格按照创建标准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并计划今后每两个月召开一次现场推进会。莆田市食安办将100项创建指标任务分解到各县(区)政府(管委会)和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管委会均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辖区创建工作方案,并召开动员大会部署,市直有关部门也立即传达部署、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创建任务。
创城工作,宣传先行。莆田市食安办制定了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宣传方案,组建新闻中心专职负责“食安创城”新闻宣传工作,并建立食品安全宣传信息报送机制,向各县区食安办和市食安委有关成员单位下达信息报送指标任务,将县区政府和市直有关单位开展宣传工作情况纳入食品安全工作年度考评重要内容,并定期对各单位新闻报送情况进行通报。市食安办在《湄洲日报》、莆田电视台开辟“食安莆田”宣传专栏,建立“食安莆田”微信公众号,实现食品安全宣传常态化。今年以来,《湄洲日报》已刊发“食安莆田”专栏21期,莆田电视台已播出“食安莆田”专题节目11期,市级以上媒体刊登市食品安全工作新闻、报道250篇。莆田市食安办还通过健全社会监督机制,推进食品安全“三员”、专职协管员和打假志愿者队伍建设,组建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在全社会形成了食品安全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
今年以来,莆田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全面开展阳光监管工作,严厉打击食品违法行为。针对容易发生食品安全隐患的重点环节、重点地区进行重点抽检。在抽检的同时,不断完善监测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在全市10多个农贸市场建设了快检室,每个快检室均配备至少1名专职检验人员。为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莆田市局还将检测结果通过LED公示屏、新闻媒体、食品网站等方式,在社会上进行公开。 “公开公示将指名道姓,包括不合格食品的名称、不合格食品的项目,甚至不合格食品的经营商家。”莆田市局检查支队队长郭金海介绍道:“我们不但要依法依规对检测不合格经营者立案查处,而且要把这些商家向社会进行公开,让阳光照射食品经营行业,让全社会共同关注食品安全,更要让食品违法行为无处可逃、无处遁形。”
不仅如此,莆田市局还开展了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滥用食品添加剂等专项整治,今年以来查处食品案件33起,罚没款118.8万元,对4批次不合格食品做好后处理工作。同时建立了和公安、检察院的跨部门案件协查协调联动机制。对日常监管中发现的、市民投诉举报和媒体舆情反映的食品案件线索,加大排查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截至3月,共查处食品案件8起,捣毁“黑作坊”“黑窝点”2个。莆田市局推广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工作,强化行业自律,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不断降低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莆田市局不断加强12331中心建设,落实有奖举报制度,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监督,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支持食品安全工作良好格局。
未来,莆田将持续推进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为建设美丽莆田,保障莆田群众饮食安全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第26期“安安有约——食药科普大讲堂” 美丽520:破解化妆品谣言正当时
5月20日,坊间颇具浪漫色彩的一天,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办的第26期“安安有约——食药科普大讲堂活动”在广州举行,化妆品专家蒋丽刚《破解化妆品谣言》的专题讲座也如期开讲。 2019-05-27 09:55科普大讲堂
2019-04-28 15:07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33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08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