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应用为药品流通构筑新生态
日前,由中国医药商业协会主办、百洋医药集团承办的以“聚势 创新 颠覆”为主题的“2017中国药品流通行业智能化应用”论坛在青岛举行。论坛聚焦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驱动药品流通行业创新发展的新技术,探讨智慧医疗、移动医疗、端云一体化、人机协同医疗设备等一系列智能化应用对未来药品流通行业经营模式和发展路径的影响。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智能化应用正处于爆发阶段,将其应用于药品流通行业,将为行业带来巨大变革,为行业构筑起全新生态。
药品流通行业进入变革期
“药品流通行业现在正处于巨大的变革时期。”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智能化应用分会会长付钢说。
根据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发布的《2017年上半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今年上半年国家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包括分级诊疗、“两票制”、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对我国药品流通行业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在政策、技术革新的叠加影响下,行业聚焦转型升级,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经营秩序日益好转,经营质量持续改善,业务创新方兴未艾,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我国药品流通市场规模稳定增长,药品销售总额与零售总额均实现超过8%的中高速增长,但较以往药品流通行业20%的超高速增长有所回落,而未来控制成本则将是行业必然趋势。
改革时代亟待转型升级
药品流通行业正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但行业本身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具有很大的横向纵向整合空间。“十三五”期间医改进入攻坚期,为适应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和“互联网+医药”带来的行业变革,转型升级发展成为药品流通企业的迫切需求。“行业未来将成为智慧型、智能型药品流通的健康服务业,将从低技术密集型行业转型向高科技密集型行业发展,信息化、系统化、标准化、自动化、工程化、智能化‘六化’融合,将加快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步伐。物联网、区块链技术在药品追溯体系中的应用,以及云与端的服务技术与模式在行业应用,智能化的医疗服务模式、智能化的医疗供应链应用,都将推动医疗服务体系快速迈进智慧医疗体系。”中国医药商业协会会长付明仲说。
付钢认为,粗犷式发展已不符合中国国情,目前最突出的改变就是各行各业的规范化,“两票制”等政策就是规范化的产物。未来全世界的新技术都会进入中国,中国的产品也会走向世界,所以企业要有全球化视野,“新技术在药品流通领域的应用以及不断推陈出新,将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
图为全国药品流通行业IT技术人员培训基地挂牌仪式现场
智能化应用提升供应链效率
近年来,在医药健康领域的智能化应用被业界广泛看好。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原巡视员、中国医药商业协会专家温再兴认为,到2020年,我国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2030年要翻一番达到16万亿元。其中,人工智能在大健康体系中的应用商机无限。
据了解,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的智能化技术及应用与药品流通行业深度融合后,将有效整合产品研发生产、流通、使用、疾病谱变化及患者健康需求和消费习惯等数据信息。同时,对大数据的管理、分析和应用,也将为药品研发机构、生产企业判断市场趋势、调整产品结构以及医疗机构改进用药选择、加强合理用药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支撑,进而提高整个药品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作为一家药品流通企业,百洋医药在智能化应用方面已经进行了数年探索并尝到甜头。据了解,百洋医药以AI(人工智能)为突破点,已布局“三端两云一平台”,包括与IBM合作的Watson决策支持端、自主搭建的易复诊处方信息共享端、掌上医讯等医生技能提升端,为医院提供信息化服务的菩提医疗云和与Oracle打造的智能化营销管理平台明镜营销云。其中明镜营销云可以通过云计算平台、智能硬件、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分析等的高度协作进行用户消费行为分析、数字化互动营销,实现数据驱动运营。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智能化水平将成为未来药品流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智能化应用带来的价值将进一步凸显。与会者就药品流通行业智能化应用达成共识,并发布了《药品流通行业智能化应用青岛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共识》提出,行业协会要为药品流通行业智能化应用及创新争取必要的关注和支持,引导和促进国内外企业展开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强技术人才专项培训。为此,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协会在百洋医药集团成立了“全国药品流通行业IT技术人员培训基地”,为行业转型升级输出专业人才。
(责任编辑:齐桂榕)
(责任编辑:)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第26期“安安有约——食药科普大讲堂” 美丽520:破解化妆品谣言正当时
5月20日,坊间颇具浪漫色彩的一天,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办的第26期“安安有约——食药科普大讲堂活动”在广州举行,化妆品专家蒋丽刚《破解化妆品谣言》的专题讲座也如期开讲。 2019-05-27 09:55科普大讲堂
2019-04-28 15:07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33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08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