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起点 高站位 高标准——北京市通州区全力构建城市副中心食品安全治理体系

  • 2017-12-13 11:58
  • 作者:侯玉岭
  • 来源: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中国医药报

       2012年,北京市委、市政府明确通州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定位,规划面积155平方公里,其中6平方公里为行政办公区。今年,通州区在北京市食品药品安全办公室(以下简称“市食药安办”)对接领导小组直接指导下,紧密结合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高起点、高站位、高标准地开展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工作,不仅基本建立起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相适应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而且在深化专项整治、疏解非首都功能、实施“阳光餐饮”工程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有效地促进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和全区食品安全水平显著提升。

        

图为通州区局局长冯源带队检查中秋节月饼市场情况。

        

       高位推动  共绘蓝图

    

       在北京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举全市之力加速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之际,通州区启动了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并把其作为城市副中心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今年2月7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在通州区召开现场会,要求23个市级部门就提升城市副中心管理水平与通州区政府和对口部门迅速对接。市食药安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决定成立专门与通州区对接的领导小组,负责北京城市副中心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规划、政策研究、综合协调等工作,由市食药安办主任、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丛骆骆任组长。

    

       2月17日,丛骆骆率北京市局相关领导、对接工作专班和各业务处室主要负责人与通州区政府和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全面对接。随后,制定了《关于强化北京城市副中心食品药品监管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以及相配套的《实施细则》和《任务分解》。按照《实施方案》的部署,通州区局对全面提升食品药品监管水平和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涉及的各项工作进一步细化,并及时制定出《通州区创建北京市食品安全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创建方案》)《通州区食品交易市场经营细则》和推进“阳光餐饮”工程的工作方案,从而在市、区共同绘制的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工作蓝图基础上,制定出了各个方面的具体“施工图”。

    

       3月21日,通州区委、区政府召开“提升北京城市副中心食品药品监管服务水平暨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千人大会,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大幕正式拉开。

    

图为通州区局执法人员正在检查校园周边的“五毛食品”。


       标准先行  分步推进

    

       通州区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决贯彻中央和北京市委、市政府高起点、高站位、高标准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要求,坚持标准先行。

    

       早在北京市、区两级对接之前,通州区局就组织8个业务科室和15个街镇食品药品监管所,全面、深入地调查核实了通州全区(906平方公里)、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和行政办公区(6平方公里)范围内,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企业的数量、规模、风险等级和生产经营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为全区16614家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其中城市副中心范围内9029家)建立起详尽的分类台账。随后,通州区局又召开业务科室和街镇食药所负责人专题会,深入研究3个不同区域内食品药品企业需要保留哪些、迁出哪些、引进哪些,按照什么标准保留、迁出、引进,以及今后每年的阶段性目标,为北京市局和区政府确定城市副中心在食品药品领域的重点建设任务和《创建方案》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通州区的《创建方案》充分贯彻“四个最严”要求,适应城市副中心发展需要,提出了非常严格的食品药品企业准入标准:新建食品药品生产企业须符合北京市鼓励和支持发展产业目录和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新建餐饮服务单位要符合“阳光餐饮”要求;新建食品药品经营企业要强化软硬件建设,有效防控风险。已建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要逐步提升安全保障水平,鼓励引导“高、精、尖”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入驻发展。在此基础上,市、区两级联合制定了分步实施方案,要求2017年12月底前,城市副中心范围内40%以上的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达到规范要求,行政办公区范围内食品药品企业全部达到规范要求;2018年年底前,城市副中心范围内所有食品药品企业都要达到规范要求。

    

       通州区通过提前为3个不同区域制定明确的食品药品企业准入标准和分步推进规划,使全区各级政府、监管部门和食品药品企业都心里有数,有力地保障了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高标准起步推进。

    

图为通州区局“食品安全进工地”宣传活动现场。


       有序疏解  攻坚克难

    

       通州全区范围原有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16614家,绝大部分属于小、散、微企业,加上历史形成的众多无证无照餐饮和小食杂店、小便利店,食品安全隐患相当突出。因此,要全面提升城市副中心食品安全水平、优化食品产业布局,必须首先打赢无证无照餐饮治理攻坚战。

    

       借着全市疏解整治促提升的东风,通州区食品药品监管、城管、工商、环保、消防、公安、综治等部门合力攻坚,2016年共取缔无证无照餐饮2209户。创建工作启动后,通州区局以区食药安办名义大力度协调街镇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新开、复开的无证无照餐饮坚决取缔,并联合公安部门对极个别暴力抗法的业主依法严肃处理。今年全区共消减关停新开、复开的无证无照餐饮547户,消减率达100%。

    

       此外,通州区局还按照北京市局统一部署,先后开展了进口食品和校园周边“五毛食品”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进一步净化全区食品市场;与北京市局联动,开展联合检查60次,检查企业70家,依法取缔了宋庄、于家务地区的两个非法熟食加工点。

    

       为了有序疏解不适宜在城市副中心和行政办公区发展的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通州区局按照北京市食药安办和区政府要求,对辖区被列入北京市禁限产业目录的食品药品企业逐个深入调查并宣讲政策。区局领导还多次带队到天津蓟县、河北玉田等地的工业园区了解情况,与当地政府和园区管理部门深入沟通,主动为需要外迁的企业寻找安身之地。截至今年10月,城市副中心范围共停产、注销、外迁食品和药械生产经营企业118家,其中停产32家,注销75家,清退1家,升级改造1家,外迁9家。

    

       同时,全区农副产品综合市场的整合、疏解也取得较大进展。通州区局和有关部门为全区多个街道社区引进产地直供的“品农果蔬”“7-11”“全时”等连锁超市门店和便利店21家,保证广大社区居民就近就能买到质优价廉的果蔬和副食。

    

       鉴于北京市四大班子及部分行政机关今年年底就要启动搬迁工作,以及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引进“环球影城”等多个重大项目,通州区局密切配合北京市局,在规划设计阶段就提前介入,引导准备入驻的餐饮单位按照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和“阳光餐饮”要求进行设计、施工。通州区局提前与承接北京市四大班子和相关委办局食堂设计的两家公司进行对接,对计划建设的20余个食堂设计图纸进行初步审核,对部分市级机关食堂设计平面图进行集中审核,并持续跟进市级机关食堂设计及建设进程。通州区局还主动参与“环球影城”的餐饮服务规划,先后3次与环球主题公园及度假区集团人员交流座谈,对“环球影城”餐饮设计进行全程指导。

    

       注重实效  大胆创新

    

       创建工作头绪多、任务重、标准高,为提高工作效率,通州区政府和通州区局大胆创新工作机制,有效地整合了各方资源。

    

       一是树立标杆以点带面。鉴于“阳光餐饮”工程等多项工作均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通州区局采取了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做法。首先从17条街区选取基础较好的餐饮单位,集中力量帮助这些单位高标准完成“阳光餐饮”工程建设,再组织其他经营单位到这些示范单位现场参观学习,统一建设标准,有效推进“阳光餐饮”工程顺利展开。

    

       二是建立区域协同机制。通州区与天津市武清区和河北省廊坊市北部的三个县接壤,为了在食品药品监管领域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通州区局主动与武清区和廊坊市加强沟通,在深入协商的基础上共同签署了三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在信息共享、案件查办、产品追溯、联合执法等方面建立合作机制,全面启动“通武廊”食品药品安全区域协作。

    

       三是创新应用“智慧监管”。为规范小型食杂店的食品进销台账和食品安全信息公示,由街镇食药所为小型食杂店配发统一样式的“台账记录资料盒”和信息公示牌;为加强餐饮单位食品加工操作环节的社会监督,在全区范围推广可以实时观看餐饮单位后厨的手机APP;为更有效地追溯检查保健食品生产全过程,创造了以企业相关财务票据为线索的检查追溯方法;为了集中处理职业打假案件以防止同类案件处理尺度不一,今年年初专门成立了通州区“12331”投诉举报中心,并分别为各类食品药品企业和餐饮单位建立了多个行业性、区域性微信群,使信息沟通效率大大提高。

    

       经过不懈努力,截至今年10月,通州区2017年度的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任务已提前超额完成。

    

       首先,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相适应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已初步形成。按照国家和北京市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全区的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按照“高起点、高站位、高标准”要求制定了城市副中心和行政办公区的食品药品安全标准体系;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建立了北京市局与通州区局对接的食品药品行政审批体系和重大案件办理体系;按照市食药安办要求组建了行政办公区的食品药品监管所。

    

       其次,提前超额完成了城市副中心和行政办公区2017年度的创建任务。其中,行政办公区范围内的食品药品生产企业全部完成疏解,现有的24家餐饮单位已全部实现“阳光餐饮”并达到B级两星标准,引进品牌、老字号餐饮门店的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城市副中心范围内的58家食品生产企业,除停产、外迁的27家外,其余31家全部达到良好生产规范和风险分级A级水平,其中还有13家取得HACCP认证,5家取得ISO2200认证;城市副中心范围内3124家食品流通企业中的73%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城市副中心范围内的2184家餐饮企业70%以上实现“阳光餐饮”。

    

       此外,按照国际先进实验室标准建设的通州区食品药品安全监控中心实验室也于今年6月12日投入使用。实验室新增的62个检测项目(其中食品60项,药品2项)已于7月29日通过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评审认定,食品安全检测能力进一步提升。

    

       面对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的第一份成绩单,通州区政府和通州区局丝毫不敢懈怠,通州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面大幅度提升北京城市副中心食品药品安全水平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动力,努力夺取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和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更大成绩。”

    

       (本版图片均由通州区局提供)


(责任编辑:景淇)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