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百日行动:助推“四个最严”落地生根

  • 2017-12-15 09:59
  • 作者:陈海荣
  • 来源: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中国医药报

       “互联网食品药品违法行为的打击需要监管部门多管齐下,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对互联网食品药品违法行为的打击,会成为我们今后打击食品药品违法行为的主战场之一。”广东省佛山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李清明在11月9日召开的“2017年佛山市食品药品安全百日行动总结大会”上说。

    

      由佛山市局稽查局主抓,佛山市食药监管、公安和检察三部门联合开展的“百日行动”,在当地已连续开展4年。活动以“四个最严”为准则,案件查处质量不断提升,行政相对人的整治规范得以推进,基层执法能力明显提高,初步形成“样板效应”。“百日行动”已成为佛山市食药监管工作的一个抓手,横向联合多部门参与,纵向提升监管系统凝聚力。

    

图①为佛山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公安局联合进行案件研判。


图②为佛山市局执法人员在水果店出具现场执法文书并告知当事人权利和义务。


       集中打击 成效卓著

    

       总结会通报了“百日行动”的成果:自7月15日开始至10月31日的100余天里,佛山市食药监管、公安和检察三部门组织开展了互联网、非法添加、药械和美容类产品三大领域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共查处案件3932宗,同比增长40.6%;涉案货值1903.89万元,罚没款3162.93万元;吊销生产经营许可证8个,撤销GSP证书88个,7人被处以资格罚,取缔生产性窝点73个;刑事立案35宗,逮捕犯罪嫌疑人44人,法院判决1人。

    

       互联网的虚拟性、隐蔽性和非接触性,给食品药品违法行为的存在提供了空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百日行动”,佛山市查处互联网案件31宗,案件数超过近3年的总和。其中,佛山市局联合禅城区局查处某公司网上销售假冒隐形眼镜、化妆品案,涉案货值达400多万元,打响了全省“清网行动”的第一枪;禅城区局查处的一宗网上销售进口食品、药品案,涉案货值50多万元;南海区局九江分局查处李某涉嫌销售假药案,涉案货值约22万元。此外,联合行动组还查处网络订餐案件12宗,实体店在网上销售处方药案2宗。有的网络平台涉及海外人员,有的涉案人员在海外和国内人员联手实施违法行为。行动期间,移送公安的互联网违法案件4宗,也是近几年最多的。

    

       佛山市食药监管部门顺应时势,加强对网络大数据的研判。同时,通过拓展投诉举报的渠道、加强巡查、与公安部门紧密合作等,在互联网食品药品违法行为打击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为应对新形势,提升“百日行动”效果,佛山市局近年来持续加强技术支撑。2015年,佛山筹建广东省首个食品药品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发挥检验检测的技术支撑作用。当年通过抽检立案查处的案件有300多宗。佛山还对海量投诉举报100%及时处置,从中发掘案件线索。与此同时,佛山食药监管系统也充分利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发挥各自的办案优势,增强部门间合作、配合,加强信息互通。

    

       核心思路 打建结合

    

       记者了解到,“百日行动”几乎伴随着佛山食品药品监管机构的整合而生。2014年起,随着食品药品监管机构的整合,食品药品安全状况得到佛山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提升整合后新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佛山市委、市政府当起了“百日行动”的发起人。

    

       李清明告诉记者,“行动起初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设计行动指标,激发基层监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困难在于缺乏参照。而业内也对‘百日行动’持观望态度。”大家边摸索边干,越干越有成效。转眼间,佛山“百日行动”走过了4个春秋,每年都有创新,每年都有新变化和新成绩。

    

       据介绍,“百日行动”将“打建结合”作为行动的核心思路,以打带建,相互促进,深入推进行政相对人规范提升。为了突出“打建结合”,佛山市局今年将规范和提升工作列入“百日行动”考核内容,占比40%。

    

       佛山市局局长王培星认为,“从目前的成效来看,‘打建结合’的工作思路是对的。‘疏堵结合、打建结合’才能形成工作合力,才能不断提升行政相对人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规范化管理;才能严格落实好企业主体责任,实现市场秩序的根本好转,使全市食品药品监管水平再上新台阶。”

    

       “百日行动”的高强度“打建结合”,使2017年佛山市行政相对人的规范提升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市对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发出整改通知书4954份,回查率达98.6%,对促进规范有明显作用。统计显示,截至目前,佛山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入园区数量达225个,小食品小杂店整改数3214间,食品摊贩管理示范点数81个,实施明厨亮灶8219家,医疗器械生产经营整改家数250家,保健食品示范点174家,参与创建化妆品门店242家。它们的规范提升,为佛山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增色不少。

    

       佛山各区也在“打建结合”上探索创新。以南海区为例,该区在环球市场成立采购联盟以确保水产质量。而今,该市场水产品抽检合格率已稳定在90%以上。市场约40档贝类经营户中,超9成自愿试行这一创新做法,加入采购联盟。同时,该区升级熟食市场溯源系统,实现全环节可追溯。如今,通过大数据分析调取可用信息,可对南海区熟食溯源系统进行在线监控,系统同时具有预警等功能。

    

       去年11月,佛山市政府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的佛山市建设人民满意政府行动(2016)评价显示,佛山市食品安全满意指数达到80.99,比2015年上升了2.34。该报告指出,全市公共安全治理指数达到84.92,而2015年是82.44。这与政府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努力不无关系。

    

       2016年,佛山代表广东省接受国家对该省农村食品安全、校园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治理考核,获得满分;在广东省政府对佛山市食品安全工作考核中,佛山连续3年位于全省前列;2015年、2016年广东省政府对各地市政府食品安全考核中,佛山均排名全省前列;在2016年度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中,佛山食药监管系统在全市24个测评单位中位列第一。

    

       示范创建 再接再厉

    

       “持续4年的‘百日行动’,10666宗案件的磨砺,不仅威震一方,还为佛山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打下坚实的基础。”李清明说。

    

       从2013年起,佛山在全省率先启动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2015年被广东省政府纳入首批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试点之一,2016年经国务院食安办批准成为第三批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试点。不断进步的过程体现了佛山争当全省、全国食品安全工作排头兵的决心与干劲。在此过程中,佛山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群众的关注点为立足点,着力创新监管模式,开展食品安全十大重点工程建设,包括基层监管能力提升工程、过程管控效能提升工程、农产品市场管理提升工程、“放心肉菜”保障工程、“放心粮油”保障工程、食品安全标准化工程、食品安全信息化工程、食品安全示范化工程、食品“四小”综合治理工程和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工程,逐步探索出一些具有鲜明特色的“佛山经验”。

    

       王培星表示,下一步,佛山市食药监管系统将秉承“百日行动”可圈可点的经验和做法,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将佛山打造成“岭南美食之乡,食品安全之城”的目标,再接再厉,奋力拼搏,开创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新局面。


(责任编辑:孙彦)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