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全营养配方食品设计思路

  • 2018-03-08 12:22
  • 作者:杨宏 赵清波
  • 来源: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中国医药报

  编者按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于近两年站上了行业新“风口”,被不少人认为是一块未开辟的新“蓝海”。而为肿瘤、糖尿病、高血压等病患者设计的特医食品更被众多跃跃欲试想要“下海”这一领域的企业所关注。本期“食业先锋”栏目请西安力邦临床营养股份有限公司营养科技研发中心研发总监杨宏及研发工程师赵清波讲述关于肿瘤全营养配方食品的设计思路,以飨读者。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异常增生与分化而形成的新生物。根据《2013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数据,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为312万例,每分钟就有6人被诊断为患有恶性肿瘤;每年全国因癌症死亡的病例数约为270万,平均每分钟有5人死于癌症。肿瘤已成为一种常见疾病,而了解患者的代谢特点与营养需求对设计肿瘤全营养配方食品十分必要。


  肿瘤患者营养代谢发生改变


  肿瘤患者患病后,机体会在能量和三大供能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代谢上发生部分改变。肿瘤的存在将改变宿主的能量消耗(energy expenditure,EE),出现能量消耗异常,其中包括能量消耗增加或降低。肿瘤病人能量消耗异常与肿瘤的部位、组织类型、分化程度以及肿瘤的进展情况密切相关。


  葡萄糖在体内的氧化产能率低也是代谢异常之一,包括宿主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下降,机体组织对胰岛素产生耐受等情况。乳酸和生糖氨基酸的糖异生作用增加是肿瘤患者葡萄糖转化增加的最主要特征。脂肪代谢异常可体现为内源性脂肪消耗和脂肪氧化增加、体内脂肪储备减少、对外源性脂肪的利用变差。此外还会发生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异常,出现机体对蛋白质的分解超过蛋白质的合成、低蛋白血症、负氮平衡和氨基酸代谢异常等情况。肿瘤患者内源性氮的丢失主要表现在骨骼肌,肌肉蛋白质合成减少而分解率增加。


  患者出现营养不良以至恶病质的原因和机制既包括肿瘤导致的机体代谢改变,也有肿瘤治疗所带来的改变,一般认为是营养素摄入减少和代谢变化两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营养支持与提高免疫力都要考虑


  针对肿瘤病人的配方食品,应适当提高蛋白质含量,保证基础氮平衡。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指南中推荐肿瘤病人每天的蛋白摄入量应高于1克/千克体重。《现代临床营养学(第二版)》中指出,对肿瘤患者的蛋白质供给应在每日每千克体重对应1克~2克。


  大量研究结果显示,肿瘤病人除表现为营养不良和恶病质外,还同时伴随出现明显的免疫功能低下现象。因此建议在设计时添加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营养素,如n-3脂肪酸、精氨酸、谷氨酰胺、核苷酸、亮氨酸等。每天摄入2克或者≤0.2克/千克体重的n-3脂肪酸被认为是安全有效的;另外,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每天食用2500毫克的谷氨酰胺即可起到提高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感染风险的作用;亮氨酸及其代谢产物可减少肌肉蛋白和肝脏等内脏蛋白的分解,促进蛋白质合成,减少蛋白质的过度消耗,纠正负氮平衡,因此能够缓解肿瘤患者的恶病质,减缓瘦体重的丢失。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每天膳食中摄取的亮氨酸应为39毫克/天。


  此外,研究表明,脂质过氧化反应能直接损伤或者破坏细胞膜的组成和结构,也可间接干扰细胞的氧化还原状态,造成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异变,从而导致癌症的发生和发展。一些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小分子物质,如帮助构成机体非酶抗氧化系统的维生素E、维生素C、硒等,能阻断脂质过氧化反应。因此,针对肿瘤的全营养配方食品中可适量提高维生素E、维生素C、硒等营养素的含量。


  综上,恶性肿瘤(恶病质状态)病人用全营养配方食品应满足如下技术要求:蛋白质的含量应不低于0.8克/100千焦(3.3克/100千卡);n-3脂肪酸(以EPA和DHA计)在配方中的供能比应为1%~6%,同时对亚油酸和α-亚麻酸的供能比不再做相应要求;可选择添加营养素(精氨酸、谷氨酰胺、亮氨酸)。如果添加精氨酸,其在产品中的含量应不低于0.12克/100千焦;如果添加谷氨酰胺,其在产品中的含量应为0.04克/100千焦~0.53克/100千焦;如果添加亮氨酸,其含量应不低于0.03克/100千焦。


(责任编辑:齐桂榕)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