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贵阳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 2018-05-04 13:06
  • 作者:蒙水 汪平 高小于
  •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杂志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2016年,贵阳市被国务院食安办确定为第三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试点城市。按照国务院食安办对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要求,贵阳市进一步加大创建工作推进力度,对食品安全工作全面部署,重点研究,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示范创建工作有“数”可数,以实实在在的创建成绩践行了使命,守住了初心。


  顶层设计得到加强。制定《贵阳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方案》,对创建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制定《贵阳市食品安全党政同责暂行办法》《贵阳市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工作落实情况专项督查考核方案》,明确各级党委应当履行的7条领导职责和各级政府应当履行的11条行政职责并实施专项督查。出台《贵阳市食品安全工作考核评议办法》,对10个区市县、双龙经济区和26家食安委成员单位开展年度食品安全工作考核。经费投入得到保障,市、县两级财政均将食品安全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2017年市本级财政安排食品安全专项经费5000余万元。


  源头控制更加严格。在修文县、开阳县、息烽县和清镇市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全市布点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电子监控点30个,共上传监控数据34779个,监测合格率99.99%;全市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产地认定61.06万亩,新增“三品一标”认证产品161个,全市有效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775个、认证产品446个,认证面积212万亩,绿色食品7个,有机和有机转换农产品85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2个。


  过程管控明显增强。实施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风险等级管理,加大对高风险企业的监督检查频次,梳理风险隐患突出问题,制定监管措施清单。对全市16198家餐饮服务单位进行量化分级评定,量化分级达标率为96.3%;全年申报农村集体聚餐备案8447次,备案指导率达100%。大力推进2个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县和14个示范乡镇创建; 成功创建国家“放心肉菜”示范超市2家,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店(超市、市场)11家,“使用放心粮油示范餐饮单位”30家,餐饮服务示范景区(点)5家。落实《贵阳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设置收运线路48条,收运餐饮单位3500余家,处理餐厨垃圾17130吨,处理废弃油脂757吨。围绕重点产品、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开展农药兽药、猕猴桃、婴幼儿配方乳粉、畜禽水产品、食品相关产品、粮食、食盐、食品广告、农村、校园及周边、学校食堂、元旦春节、国庆中秋等食品及相关专项整治40余项。


  风险防控更加到位。坚持问题导向,科学应用抽检技术和抽检手段,提高全过程风险管控水平,让监管“跑”在风险前面。2017年共监督抽检(实验室检测)食品及食用农产品等19032批次,达到4.05批次/千人,是2016年1.85批次/千人的2.19倍。对抽检不合格食品100%进行核查处置。在种植、养殖环节,开展各类农产品及农业投入品快速检测13.81万批次;在销售环节,开展农产品农残、兽残及食品非法添加快速检测4.3万批次。


  违法打击更加有力行政查处方面,2017年食药部门查处食品行政处罚案件1086件,案件数量较2016年同比增长174.3%,罚没增长145.0%。同时加强案件协查协办,向省内外发出协查函10件,处置周边省市协查来函42件。刑事打击方面,全市立破涉食药类刑事案件184件,其中查获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31件,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27件,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案77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17人,刑拘83人,取保34人,移送起诉64案76人。


  监管手段不断创新。“两核多功能”(以“食品安全云”“数据铁笼”为核心,集聚“网络餐饮监测”“阳光厨房”等功能)具有地方特色的“智慧食药”监管体系已初现雏形。在“食品安全云”系统,监管人员运用“食安监”功能,通过手机APP或移动执法终端对企业进行监管执法,已汇聚监管数据50余万条;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及超市检测人员运用系统“食安测”功能即时上传汇聚快检数据3465条;通过“食安测”功能与检测机构的数据共享,自动抓取检测机构数据20.5万条;食品生产经营者运用“食安溯”功能,上传企业采购、生产、检验和销售记录,已追溯企业3万余户、预包装食品20余万个,汇聚数据50余万条。食品药品“数据铁笼”实现日常监管、舆情监督、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应用,共完成52203条“四品一械”基础数据共享交换,并与食品安全云深度融合,实现数据“聚通用”。建立并运行“贵阳市网络餐饮服务监测系统”,通过对网络订餐平台交易中抓取的8561家经营户信息智能比对,发现有1612家经营户存在风险,及时对第三方平台监管者履行企业主体责任进行了约谈,并对不合格经营户依法进行处理。建设“阳光厨房”,在全市868家餐饮企业及200家学校食堂后厨安装360度无死角摄像头,监管人员及行业主管部门通过手机APP对后厨实施动态实时监控。


  保障能力得到提升。建立以37家哨点医院为主的风险监测网络,覆盖10个区市县,开展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食源性致病菌、食源性疾病风险监测。出台《贵阳市食品检验检测 “1+2+N”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着力构建“1核心2辐射N补充”的检验检测体系。投入资金230余万元,扶持地利、渔樵、数字化禽蛋中心等17家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及超市的快速检测室建设。建立市本级和花溪区等6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站)。修订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搭建突发事件舆情监测平台并开展有效处置。在观山湖区等开展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实地演练及“桌面”推演,实施食品重大信息报告制度,全方位24小时做好舆情监测。


  社会共治逐步形成。统筹媒体大力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在中国医药报、新华网、今日头条、贵阳日报、贵阳晚报、贵阳电视台等媒体,累计刊载(播放)食品安全报道800余条(次)。举办“食品宣传周”“我用良心做食品”和“食品安全五进” 等系列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1.3万份,接受现场咨询6.2万人次。加快“12331”投诉举报体系建设,累计受理处置食品药品投诉举报1305件,接受咨询211件,投诉举报处置回复率、咨询回复率均达100%。全面公开监管执法信息,通过贵州省政务信息网、各级监管机构官网等渠道,向社会单位公开食品安全许可信息31793条、食品安全抽检信息264期、行政处罚案件信息1064期,公示率达100%。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