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中药材生产加工适宜技术丛书》精选品种助力精准扶贫
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为响应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的号召及落实中药产业扶贫计划,以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为抓手,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及其团队历时三年,从药用资源分布、栽培技术、特色适宜技术、药材质量、现代应用与研究五个方面系统收集、整理了20年来全国范围内的近百个品种的生产加工适宜技术,尤其是适用于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地区和生态脆弱区的中药材栽培技术,并编写了本套《中药材生产加工适宜技术丛书》。丛书的出版及推广有助于这些地区开展精准扶贫。书中的一些适宜技术还提供了中药材生产的机械化解决方案,以及解决珍稀濒危物种繁育问题,为中药资源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该丛书在2017年度,作为《中国中药资源大典——中药材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权威专家,扛鼎之作
本丛书总主编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首席研究员黄璐琦院士,参编人员均为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各省(区、市)中药原料质量监测和技术服务中心的主任或一线专家、具有丰富种植经验的中药农业专家。
源于基层,科学规范
丛书的适宜技术多源于基层,简单实用,被老百姓广泛接受,且经过长期实践,能够充分利用土地或其他资源,经过权威专家科学提炼、总结升华集结成册,形成中药材生产加工的技术规范。
精选品种,精准扶贫
丛书精选全国大宗道地药材作为分册,尤其适用于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地区和生态脆弱区的中药材栽培生产,丛书推广有助于这些地区实现精准扶贫。
内容简洁,图文并茂
该套丛书语言通俗易懂,配合图片,便于理解和掌握。
丛书以品种分册,共70册,现已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48册,包括的中药材品种有:前胡、北沙参、防风、赤芍、甘草、牡丹皮、白及、龙胆、天麻、太子参、党参、黄芪、黄芩、远志、石斛、柴胡、红花、云木香、羌活、知母、川贝母、当归、麦冬、杜仲、重楼、肉苁蓉、猪苓、黄精、紫苏、酸枣仁、白术、苦参、蒲公英、桔梗、麻黄、川黄柏、秦艽、枸杞、板蓝根、草果、三七、地黄、山药、川芎、黄连、人参、白芷、半夏。
其余如续断、附子、罗汉果、干姜、五味子、紫菀、王不留行、金银花、冬凌草、泽泻、刺五加、延胡索、鸡血藤、银柴胡、钩藤、白鲜皮等22个中药材品种分册将陆续出版发行。
(责任编辑:齐桂榕)
(责任编辑:)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第26期“安安有约——食药科普大讲堂” 美丽520:破解化妆品谣言正当时
5月20日,坊间颇具浪漫色彩的一天,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办的第26期“安安有约——食药科普大讲堂活动”在广州举行,化妆品专家蒋丽刚《破解化妆品谣言》的专题讲座也如期开讲。 2019-05-27 09:55科普大讲堂
2019-04-28 15:07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33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08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