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微生物溯源网络势在必行——专访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副院长路勇

  • 2018-06-07 11:14
  • 作者:安慧娟
  • 来源: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中国医药报

图为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食品检定所实验室。


  中国医药报 记者 安慧娟 报道  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多期食品抽检结果显示,在不合格食品中,由于微生物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而被判定为不合格食品的比例将近一半。如何有效监管食品微生物指标不合格问题?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副院长路勇指出:“建立食品监管微生物溯源网络势在必行。” 


  食品微生物危害大  抓紧政府监管的“手”


  世界卫生组织对2007~2015年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全球每年约有6亿人因食用了受致病细菌、化学毒素或寄生虫污染的食物而导致急性中毒性疾病;每年约有5500万人在食用受污染的食物后出现腹泻症状,其中23万人因腹泻而死。受致病细菌污染的食品是造成人类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致病细菌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肝炎病菌、弯曲杆菌等,其危害不亚于艾滋病、疟疾、结核等严重传染性疾病。


  “每个人一生中都有可能因进食微生物污染的食品而出现食物中毒症状,尤其幼儿、老年人、肿瘤患者及免疫力低下人群,还会因此而危及生命。”路勇说。


  据了解,鉴于食品微生物危害的广泛性和严重性,不少发达国家多年前已系统开展了食品微生物的追踪溯源工作。


  比如,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在多年的研究、探索基础上,建立了食品微生物基因组溯源网络(Genome Trakr)。这一网络使用先进的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可对食品中的微生物进行快速识别和精准追踪溯源,大大缩短了污染食品的识别、溯源追踪和召回时间。该网络在近几年美国的沙门氏菌污染鸡蛋、大肠杆菌O157:H7污染绿叶蔬菜等全国性食品安全事件中均发挥了重要的溯源追踪作用,大幅度减少了新感染病例的发生,保障了消费者的饮食安全。


  随着食品生产流通工业化、集团化进程的飞速发展,我国乃至全球的食品生产和消费模式都发生了巨大转变,从局部生产、局部消费为主的自给自足型逐渐向高度工业化集中生产、快速物流分散的全球化消费模式转变,致使食品微生物安全问题也从地域性向全球性转变。


  路勇表示,工业化生产的食品如果被致病微生物污染,其引发的感染病例将具有分散性且不易被识别。因为微生物感染存在1天到数天的潜伏期,在此期间,消费者还会进食其他食品,所以很难对被污染的食品进行识别。“这就要求政府机构实验室主动介入,通过可靠的技术手段识别引起感染病例的食品,并快速精准召回。”路勇说。


  溯源网络妙处多  用好先进技术的“手”


  据记者了解,长期以来,我国食品监管系统因缺乏有效的食品来源微生物收集、追踪溯源分析平台,致使日常监管工作中分离出的大量食源性致病微生物资源分散在各基层单位,未进行全面、深入、系统地分析,同时由于基层单位技术能力有限以及菌种保藏意识缺乏等,导致监管来源的珍贵微生物资源大量流失。


  近年来,为有效保护我国食品监管工作所获取的珍贵微生物资源,掌握、累积我国食品来源微生物基因信息数据,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科研团队针对食品微生物基因组溯源、微生物耐药等问题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已初步构建起食品监管系统高效微生物收集、耐药性监测、全基因测序及溯源平台,建立了由我国食品来源菌种构成的实物与基因组溯源数据库。


  这一数据库有什么功能?路勇自豪地告诉记者:“该数据库可通过对我国食品、生产环境来源的微生物进行耐药性和基因组分析,明确我国食品来源微生物的分布、耐药性与遗传特征,掌握我国主要‘高危食品-致病因子’组合及食品中耐药细菌的流行情况,明确致病因子进入我国食物链的脆弱环节以及污染和传播模式,同时还能追踪其在食品中可能的传播线路,确定不同类型食品的安全监管重点,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规范、标准和法规等预防监管措施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据路勇介绍,我国正在积极建立食品监管微生物溯源网络。该网络将有力支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尤其在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时,可通过致病细菌基因组序列与监管数据库中已有的微生物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快速识别并召回引起危害的相关食品,从而精准终止食品安全事件的进程,最大限度地保护消费者生命健康安全。


(责任编辑:齐桂榕)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