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联体”为解决药品短缺开药方:以市场化方式建立供应链条

  • 2019-04-04 12:32
  • 作者:朱国旺
  •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日前,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在京举办《发展中国特色医药产业联合体》(简称“药联体”)课题研究结题会。来自工信部、行业协会和医疗机构、医药企业的专家20多位专家围绕结题报告,对短缺药品保供、有效推动优质药品下沉基层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在工信部指导下,从2018年初开始,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政策研究室组织开展“药联体”课题研究,并组织专家撰写药联体课题预研究报告,提出了药联体组建 “三类、九模式”的战略构想及其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课题组于3月到9月,在江苏徐州、河北雄安、河南安阳组织召开三次“药联体”课题研究座谈会,参与药企、医疗机构达60余家。在研讨和交流中,业内专家结合实际,对 “药联体”试点模式提出了诸多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形成诸多共识。多数行业专家认为,“药联体”不仅是企业间的简单联合,也不仅是医药行业联合创新或产业整合的组织,而是产业重大变革的载体,药联体的组建有利于保障药品供应;有利于实现创新驱动和资源有效配置,推动产业整体素质提升;有利于促进产业从粗放型扩张转向高质量绿色集约式发展。


  课题组从当前亟待解决的小品种药(短缺药)保供入手,以“短缺药品药联体”落地探索为研究重点。2018年10月下旬,形成结题报告初稿并征求专家意见。2018年11月,课题组结合多次调研成果、上海小品种药联体组建实践、问卷分析和专家意见,调整完成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论证了我国调整医药产业发展模式、组建药业联合体的必要性,以及结合药联体“三类、九模式”中的“短缺药品药联体”“互联网+下的新型药品流通药联体”两种模式探索成立短缺药品药联体的设想,提出探索短缺药品药联体落地试点的五项建议。其核心思路是,应急和长期相结合,在政府指导下,主要以市场化方式建立和完善短缺药供应链条,除了生产端企业自愿加入外,也吸纳有意愿合作的医疗机构和流通企业参加试点;不需政府投入,由行业协会组织建立小品种药(短缺药)信息共享平台,或委托有能力的第三方平台企业参与平台建设,形成信息共享机制,撮合上下游多个供需双方在平台上及时对接交易。


  据了解,课题组将通过本次结题会进一步征求专家意见和建议,完善结题报告并报送工信部。同期,基于今年初第三届APEC国际大健康会议发起的“优质药品精准下乡”公益活动倡议,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组织开展了对贫困乡村用药调研方案的研讨。


  工信部消费品司副司长吴海东表示,目前我国医药行业存在过度竞争现象,价格战是导致药品短缺的重要原因。产业结构调整、创新突破需要协同合作。只有协同合作,才能集中力量,通过“药联体”等方式进行战略协同,才能实现突破,共商、共建、共享、共赢,实现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统一。(记者 朱国旺)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