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难题助力中药产业发展

  • 2019-11-22 16:50
  • 作者:邓俊斌 董芳华
  • 来源:中国医药报

  2018年8月,浙江省绍兴市人民政府印发《绍兴市加快推动中医药发展实施方案》,将推动中药产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其中,中药产业的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发展形势。


  绍兴市是“浙八味”之一白术的主产地,盛产多种道地药材,但中药材种植受传统种植方式、土地条件等因素的制约,规范化、产业化程度较低,产地深加工集约化程度不高。近年来绍兴市中药饮片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但缺少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和优势产品,产业体系不够完备,产业链条不够齐全。老产品市场开拓能力不够,新产品研发停滞不前。此外,还存在中药专业人才严重不足、销售成本不断升高等问题。


  针对绍兴市中药产业发展困境,笔者试从优化产业布局、推进产业融合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对破解全市中药产业发展难题有所帮助。


  优化产业布局


  加快产业示范基地培育,坚持绿色化、园区化、高端化导向,形成以中成药、中药饮片为重点的产业布局,依托龙头骨干企业,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符合生态工业要求的中药产业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形成产业集聚、区域联动、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


  推进产业融合


  发挥中医药在大健康产业发展中的独特优势,适应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需要,重点加快与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的融合。抓住大力


  弘扬发展“越医”文化的契机,充分挖掘以“震元堂”等为代表的“越医”文化元素,将中药企业、老字号名店、中药材种植基地、药用植物园等资源整合串联,打造成中医药文化健康旅游示范基地。


  鼓励企业做大做强


  加快培育龙头企业。鼓励和培植一批有实力、有特色的中药制造龙头企业,坚持“大品种、大企业、大市场”战略,提升绍兴市中药产业的竞争力。推动企业上市。将上市行动计划与企业的战略规划结合起来,认真研究相关政策,使企业上市工作有计划地稳步实施。


  提升企业竞争力


  一是强化技术创新。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逐步构建涵盖中药材资源保护与发展、中药新药创制、产品二次开发等全过程的中药创新体系。二是加强传承创新。推动中药经典名方二次开发及应用,开展新中药材资源和新药用部位的开发利用研究,加大以中药材为加工基础材料的衍生产品的推广应用。三是加强标准提升。结合《浙江省食品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中“完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标准体系”的有关要求,完成相关中药饮片标准的修订工作。


  推进中药材基地建设


  一是修内功。筛选白术等本地优势、特色品种,与土地、财税、扶贫工作等政策相结合,引导中药企业进行大宗和特色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加快越产特色道地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大力推广应用新品种。二是借外力。支持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科研机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开展中药全产业链开发和跨区域建立中药材生产基地。三是强筋骨。积极推动企业的中药材基地严格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建设现代种植(养殖)、规模化加工一体化基地,保证中药材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可溯源。加快实施中药产业“机器换人”,培育发展中药特色装备产业,重点支持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和高效节能的提取分离、饮片炮制、制剂加工等新型成套中药制药装备研发生产;鼓励中药企业加快设备的现代化改造和配套制备工艺、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的升级,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水平。


  服务企业发展


  针对企业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按照“最多跑一次”要求和“依法依规不降标准,事中事后强化监管”的原则,在对企业开展的审批备案等方面,简化办事手续,加快审批速度,并加强对企业的帮助指导。(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市场监管局)


(责任编辑:张可欣)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