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选?如何佩戴?废弃口罩怎么扔?教你正确合理使用口罩

  • 2020-03-27 00:27
  • 作者:
  • 来源:中国医药报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生产生活秩序也正在加快恢复。口罩作为降低病毒感染风险,保护健康的重要防护用品,应该如何正确合理使用?怎样科学佩戴,既能延长口罩的使用寿命,又能安全有效地守护自身健康?


佩戴口罩要合理


口罩的使用原则是不盲目使用,不过度防护。中国疾控中心建议,在疫情低风险地区的空旷且通风场所不需要佩戴口罩,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公共场所需要佩戴口罩;在疫情高风险地区空旷且通风场所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公共场所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颗粒物防护口罩;有疑似症状到医院就诊时,建议佩戴不含呼气阀的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有呼吸道基础疾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防护口罩;年龄极小的婴幼儿不能戴口罩,易引起窒息。


需要提醒的是,棉纱口罩、海绵口罩和活性炭口罩对预防病毒感染无保护作用。


选择口罩要科学


口罩的使用原则是不盲目使用,不过度防护。中国疾控中心建议,在疫情低风险地区的空旷且通风场所不需要佩戴口罩,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公共场所需要佩戴口罩;在疫情高风险地区空旷且通风场所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公共场所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颗粒物防护口罩;有疑似症状到医院就诊时,建议佩戴不含呼气阀的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有呼吸道基础疾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防护口罩;年龄极小的婴幼儿不能戴口罩,易引起窒息。


需要提醒的是,棉纱口罩、海绵口罩和活性炭口罩对预防病毒感染无保护作用。


卫健委组织专家编制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也对不同类型口罩的使用对象作了明确规定: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推荐公众在非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使用。


医用外科口罩:防护效果优于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推荐疑似病例、公共交通司乘人员、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公共场所服务人员等在岗期间佩戴。


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防护效果优于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推荐现场调查、采样和检测人员使用,公众在人员高度密集场所或密闭公共场所也可佩戴。


医用防护口罩:推荐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医护人员及确诊患者转移时佩戴。


也就是说,我们没有必要一定选择医用防护口罩或N95口罩,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防护需求,科学选择口罩。


口罩可适当重复使用


目前,对于医务人员更换口罩的时间是有明确规定的:每次与病人接触后或进入医疗红区、污染区等,口罩需要及时更换。


对于普通民众口罩佩戴的最佳时间,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处研究员冯录召表示,这个问题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是独处,没有与外人密切接触,可以不戴口罩;出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可以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回家后将口罩置于洁净、干燥通风环境下自然晾干,还可以重复使用;人员密集场所的工作人员,从事和疫情相关的工作人员,居家隔离人员以及共同生活人员,建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延长口罩的使用时长和更换频率,如果口罩没有明显的脏污、变形,可以不必四小时一换。但如果口罩出现脏污、变形、损坏、有异味时需及时更换。”


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NIOSH)则表示,N95 口罩只要“保持其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并且过滤材料没有受到物理损坏或弄脏”,就可以重复使用。


需要提醒的是,在重复使用前,尝试对口罩进行消毒可能会损坏其“结构和功能完整性”,因此不建议对其进行消毒处理。但是戴上和脱下口罩时,最好使用干净的手、手套或纸巾。这样可以保证口罩基本上不受污染。 


正确处理废弃口罩


使用过的口罩确实可能携带大量微生物,如病毒、口腔细菌等。这些微生物不仅可能源于外界,通过吸气吸附在口罩的外表面,也有可能因为使用者本身携带细菌、病毒,通过呼气吸附在口罩的内表面。因此,使用过的口罩需要正确规范处理。


在平时生活中,健康人群佩戴过的口罩,没有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风险,可以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疑似病例或确诊患者佩戴的口罩,不可随意丢弃,应视作医疗废弃物,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有关流程处理,不得进入流通市场。


在医疗机构时,无论是求医问诊,还是看望病人,抑或是采访调查,但凡在医疗机构中使用过的口罩,建议直接投入医疗废物垃圾袋中。这些口罩作为医疗废物会由专业处理机构进行集中处置。而且,在处理口罩后,一定要注意进行手卫生。


本文综合整理自中国政府网、健康中国、中国疾控动态、人民网、科普中国、IPEM

(责任编辑:安慧娟)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