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常用药可能影响拔牙安全
拔牙是口腔外科最常见的治疗操作。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们日常服用的部分药物可能会给拔牙带来风险,较轻的可能会导致术中术后出血及术区愈合延迟,较严重的可能导致颌骨骨髓炎甚至颌骨坏死。
拔牙前应及时告知医生自己在用药物,以便术中术后进行正确处理,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
抗凝血药物
抗凝血药物容易造成拔牙术中术后出血不止。常见药物有阿司匹林、华法林、氯吡格雷、利伐沙班。这些抗凝药常规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本是预防血栓的好帮手,但拔牙时却可能让伤口血流不止。
服用上述药物的患者,到口腔科就诊时应如实告知医生服药及全身疾病情况,医生根据全身及口腔局部情况,评估是否停药并进行凝血功能检查。切忌拔牙前自行停药!如果突然停药,可能增加心梗、脑梗发生的风险。常规用药不必担心,临床止血措施多样。
双膦酸盐药物
治疗骨质疏松的双膦酸盐药物,容易导致颌骨骨髓炎甚至颌骨坏死。这类药物常规用于治疗骨质疏松以及抑制恶性肿瘤骨转移,使用时间越长,拔牙后出现颌骨骨髓炎甚至颌骨坏死的概率越高。静脉注射剂型出现颌骨骨髓炎并发症的概率高于口服剂型。
服用该类药物的患者拔牙前需提前告知医师,尽量避免口腔外科操作,必须要拔牙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微创操作,常规缝合处理,必要时可选择富血小板血浆填塞拔牙窝,降低出现颌骨骨髓炎的概率。
化疗类药物
化疗类常见药物有紫杉醇、长春瑞滨、伊立替康、吉西他滨、环磷酰胺、表柔比星、卡铂等。
这些药物会导致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拔牙易引发感染和出血不止,拔牙创面愈合延迟。
免疫抑制剂和靶向药物
部分免疫抑制剂和靶向药物容易导致感染和愈合延迟。常见药物有环孢菌素、甲氨蝶呤、糖皮质激素、地舒单抗、贝伐珠单抗、PD-1抑制剂等。
免疫抑制剂会降低自身对感染的抵抗能力,术后容易发生或加重感染;地舒单抗等靶向药物可导致骨髓抑制及抑制血管生成,造成拔牙创面愈合延迟,严重者可能导致颌骨骨髓炎。
中药
部分中药会引起伤口出血。常见药物有三七粉、丹参片等,这些具有活血作用的药物会干扰凝血,建议拔牙前停服1周。
安全拔牙要遵循三原则。拔牙前要主动告知,填写用药清单时,除了常规药品外,也不要漏填保健食品;遵医嘱调整,不要擅自增减药物;非急症拔牙,建议在慢性病稳定期再择期进行手术。现代医学完全可以通过药物调整、手术方案优化来规避风险。关键是要建立良好的医患信任关系,隐瞒用药史才是最大的安全隐患。
(责任编辑:曲雪洁)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从分阶用药到情志护理——老年骨折居家康复疼痛管理很重要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骨折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隐患。由于骨密度下降、肌肉萎缩、平衡能力减弱,老年人跌倒风险显著增加,轻微碰撞或跌倒即可引发髋部、脊椎、腕部等脆性骨折,通常需要手... 2025-07-08 15:11这些常用药可能影响拔牙安全
拔牙是口腔外科最常见的治疗操作。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们日常服用的部分药物可能会给拔牙带来风险,较轻的可能会导致术中术后出血及术区愈合延迟,较严重的可能导致颌骨骨髓炎甚至颌骨坏死。 2025-07-08 14:14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33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08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