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诉讼中,应提交哪些证据?
【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三条 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第六十四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案例解读】
小王去超市买了一块牛肉,但在吃了煮熟的牛肉后开始腹泻,后父母赶紧把他送去医院就诊,经检验,认为是由于小王所吃的牛肉有问题才引起腹泻的。事后小王想着自己是受害者,不能再让更多的人受害,于是他想要起诉这家超市,赔偿自己的损失。他该怎么做呢?
【我要提问】
食品安全诉讼中,应提交哪些证据?
【专家说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其中,证据具有三性:1. 客观性,即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2. 关联性,即证据必须与案件有关联;3. 合法性,即证据的内容和形式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在我国,一般的诉讼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在本案例中,小王要想起诉该超市,就应该提交物证和书证。物证包括自己购买的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书证包括医生的诊断证明,自己花费的医疗费用的票据,以及自己在该超市购买牛肉的购物小票等。
【一句话点评】
当消费者因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伤害时,若要采取诉讼方式解决纠纷,则需要提交的证据应当尽量包括购买的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医生的诊断证明,自己花费的医疗费用的票据以及自己购买该食品的购物小票等。
(责任编辑:齐桂榕)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集体食物中毒事件中的受害者应该如何起诉?
当消费者在集体食物中毒事件中遭受损害时,每个人都向法院起诉既费时又费力,同时法院也会耗费大量成本。为了降低起诉的成本,当受害人人数众多时,可以推选出代表人参加诉讼。 2020-05-21 10:01举报生产不合格食品的厂家时,需要提供和说明哪些材料和信息呢?
为了方便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食品监管部门)查处涉嫌违法的商家,消费者需要提供被投诉举报对象的名称、地址、涉嫌违法的具体行为等详细信息。 2020-05-21 09:56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33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08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