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老是犯困?有可能是被中风盯上了!

  • 2020-08-19 08:53
  • 作者:张盼盼
  •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天气越来越热,很多人进入了“犯困”状态,常常感到困倦、乏力、头昏欲睡。但是,如果有“三高”病史,出现打盹、乏力,还需要注意,有可能是中风的征兆。


  夏天为何要“警惕”中风?


  夏天大家出汗比较多,血容量就相对较低,换句话说,就是血液比较黏稠,血浓缩后,容易堵塞血管。而中风发生的原因,一个是血管,也就是血管本身的弹性,以及血管的收缩能力等出现问题,另一个则是血液本身,如血液浓度大,比较黏稠,也容易堵塞血管。


  开空调也是夏季中风的原因之一,突然间从热到冷,温差变化太大。因为冷的时候我们血管会收缩,热的情况下血管会舒张,这种强烈的收缩和舒张交替也是导致中风的一个因素。


  中风来临前的6个征兆


  中风并不是突然“到访”的,它来临前可能会有这些征兆。


  1.哈欠不断


  患缺血性脑血栓病者,80%发病前会出现哈欠连连的现象。


  2.血压异常


  血压突然持续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时,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血压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时,是形成中风的前兆。


  3.高血压患者出现鼻出血


  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种危险信号。数次大量鼻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这种人有可能会发生中风。


  4.步态异常


  如果老年人的步态突然变化,并伴肢体麻木无力时,则是发生中风的前兆信号。


  5.突然发生眩晕


  眩晕是中风前兆中极为常见的症状,可发生在脑血管病前的任何时段,尤以清晨起床时发生得最多。


  此外,在疲劳、洗澡后也易发生。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若1~2天反复出现5次以上眩晕,发生脑出血或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


  6.突然发生剧烈头痛


  任何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伴有抽搐发作;近期有头部外伤史。伴有昏迷、嗜睡;头痛的性质、部位、分布等发生了突然的变化。因咳嗽用力而加重的头痛;疼痛剧烈,可在夜间痛醒。


  一旦出现了中风的预警信号,请尽早到医院检查治疗。


  中风偏爱哪些人群


  一般来说脑卒中比较“偏爱”以下7类人群


  1.高血压、高血脂的人


  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导致中风发生的最大病症,78%~80%的中风由高血压所引起,长期高血压会显著增加发生致死性或非致死性中风的风险。而高血脂容易导致血液流动缓慢,造成中风。


  2.吸烟的人


  喜欢吸烟的人是中风的高发人群之一。经常吸烟对身体危害很大,主要影响全身血管和血液系统如:加速动脉硬化、升高纤维蛋白原水平、促使血小板聚集等。长期被动吸烟也可增加脑卒中的发病危险。所以,想要减少脑卒中的发病率,首先要把烟戒掉。


  3.脾气暴躁的人


  平时脾气暴躁、容易激动的人群也非常容易出现中风,情绪其实和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关联,脾气暴躁其实会导致人体内部器官的病变,还会出现很多身体内部的小问题。


  4.饮酒的人


  长期饮酒也是导致中风的重要因素,经常饮酒的人心血管等会出现问题,且伴有高血压,所以,这类人的中风患病概率也会比较高。


  5.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是中风的高危人群之一,发生动脉硬化的概率比一般人要高很多倍。如果糖尿病患者还有高血压,那么他中风的概率又会上升,所以想要减少中风的患病风险还要注意预防糖尿病和高血压。


  6.肥胖的人


  肥胖的人患缺血性中风的概率更高。近年有几项大型研究显示,腹部肥胖比体重指数(BMI)增高或均匀性肥胖与中风的关系更为密切。


  在平时的生活中还要养成多运动的习惯,体重也要适当的控制,肥胖其实是很多身体问题的影响因素。


  7.不爱运动的人


  很多人认为“不运动”不是病,其实,对于颅内动脉狭窄的患者,每周进行3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的中度体育锻炼,可以使再次发生中风的风险降低40%。


  预防中风这几件事


  管住嘴


  少吃“四高”食品,即高糖、高油、高脂、高盐。这些食物易导致胆固醇等附着于血管壁上,造成动脉硬化,导致血管不畅通。


  不熬夜


  长期熬夜,身体内激素分泌周期出现紊乱,增加心脑血管系统的张力。


  拒绝吸烟和二手烟


  烟草中有害物质易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和动脉粥样硬化,以致形成血栓。


  多做有氧运动


  游泳、跳舞、骑自行车、瑜伽、打太极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即使是最简单的健步走,持之以恒都会使血管的弹力增强。


  保持好心情


  不少心脑血管疾病都与情绪波动过大有关。想要血管健康,平和的心态必不可少。


  参考资料


  1.《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16》


  2.江苏疾控《预防中风,请您做到以下几点……》


  3.腾讯新闻《怎么预防中风?医生:远离5个误区,学好急救知识》


(责任编辑:姜秀平)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