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关注中药材发展,官方回复来了

  • 2021-02-03 12:04
  • 作者:
  • 来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农业农村部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大对中药材产业发展支持力度的建议”进行了官方答复,回复中指出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累计下达专项经费4400万,支持中药材产业扶贫工作。如下是答复全文。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3256号建议的答复


  郭小芹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对中药材产业发展支持力度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做好规划引领,推进道地药材生产基地规范化建设


  我局会同农业农村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了《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引导各地整合资源,依托规模化中药材生产、加工企业,加快道地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提高中药材绿色生产水平,促进中药材向最佳生产区域集中。针对部分贫困地区发展中药材产业缺少规划,盲目种植的问题,在中药材产业扶贫基线调查基础上,发布《贫困地区生态适宜种植中药材推荐目录》,指导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合理有序种植。我局今后将加强对桂东县道地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的关注。


  二、加大项目投入,支持中药材产业扶贫


  我局支持集中连片地区22个省份实施“中药材产业扶贫项目”,通过转移支付资金累计下达专项经费4400万元,支持开展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追溯体系建设、产销对接等工作,提高中药材种植规范化水平,促进中药材质量提升。


  各省结合本地发展实际,严格做好资金使用,开展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定制药园建设,引导中药材产业规范有序发展。


  三、推动中医药文化与产业融合,促进中医药文化创新发展


  我局不断推动中医药文化与旅游、养老、保健、休闲和娱乐等融合,会同原国家旅游局制订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确定了北京东城区等15家单位为首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并将中医药健康旅游纳入“中国旅游文化周”全球联动项目,向3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介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21年1月11日


  此前,针对“关于建立中药材战略性种植与储备制度”的提案,农业农村部也做了回应,提出将研究建立重要中药材储备制度,争取政策支持,积极开展试点。具体内容如下。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2119号(医疗体育类266号)提案答复的函


  徐利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中药材战略性种植与储备制度的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现就涉及我部职能的部分答复如下。


  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发展,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统筹规划,加强扶持,推动中药材产业稳定发展。


  一是优化中药材生产布局。2018年12月,我部会同国家中医药局、国家药监局等单位,制定印发了《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引导各地优化道地药材生产布局,建设一批设施标准、管理规范、特色鲜明的道地药材生产基地。


  二是加强野生资源保护。我部与国家林草局积极推进《国家重点野生植物保护名录》修订工作,拟收录近500种野生植物,已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在新版名录中,增加保护“有重要经济价值,因过度开发利用,资源急剧减少、生存受到威胁或严重威胁的物种,以及在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作用的珍稀濒危物种”,主要涉及物种为我国传统中药材植物,拟将42种石斛类物种、八角莲属所有种、黄连属所有种等重要野生中药材均纳入名录保护范围,为野生中药材资源的保护提供法律依据,推动资源有序开发利用。积极推进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区)建设。截至目前,已累计建设214处,其中,中药材类保护点20处,涉及野生麻黄、野生肉苁蓉、野生五味子、囊花马兜铃、野生黄芪、草苁蓉、雪莲、胀果甘草、新疆阿魏、管花肉苁蓉、穿龙薯蓣、连翘、知母、黄精、半夏、远志、草麻黄、马蹄香、八角莲、冬虫夏草等20种野生中药材植物。


  三是开展中药材保护性研究。2017年,我部启动了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根据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和技术需求,在全国选聘1位首席科学家、26位岗位科学家、27位综合试验站站长,每年投入经费3200万元,支持开展中药材遗传改良、栽培、加工、病虫草害防控、机械装备研究,并进行技术示范与培训应用,促进体系成果的快速落地和转化。中药材体系自启动建设以来,突破了雪莲、人参等药用植物细胞和不定根培养及产业化关键技术,指导建成国内第一条工业化生产线;开发了中药材资源全产业链循环利用适宜模式与技术,创新性地提出并构建中药材资源循环利用理论基础;研发了基于卫星遥感的智慧中药资源监测技术,首次将基于高分辨卫星的3S技术用于中药材生产。此外,还集成推广了天麻、附子等一批生态种植模式和技术,创制了枸杞真空脉动干燥和百合无硫初加工装备,并开展工厂规模化应用。


  四是强化中药材标准管理。我部积极组织开展中药材标准制修订工作,推动《道地药材生产技术规程茅山苍术》等4项标准列入2020年推荐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将《道地药材生产技术规范根茎类药材》《道地药材生产技术规范 果实和种子类》和《道地药材生产技术规范 花类》3项标准列入我部2020年农业行业标准制修订立项计划。


  五是推进中药材市场建设。中药材生产在保障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部积极推进中药材市场建设,分别与12个省(区、市)共同启动了13个国家级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其中包括长白山人参专业市场,通过培育现代化中药材市场体系,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动《国家重点野生植物保护名录》修订工作,强化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利用,进一步加强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促进中药材种植业稳定发展。考虑到中药材收储涉市场和政策等多个环节,涉及部门多、操作难度大等实际,我部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建立重要中药材储备制度,争取政策支持,积极开展试点,完善储备调节机制,保障市场平稳供应和产业健康发展。


  感谢您对我部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农业农村部

  2020年9月16日


(责任编辑:李硕)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